地图云
当前位置:地图知识 / 测绘知识 / 理论基础 / 详情

工程测量学概念

收藏

词条2:c2
词条1:c1

一、工程测量学的定义及学科的形成

     两种方式:a、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研究测量偏重研究,从工程建设忠出现的问题。

               b、从测量的角度,运用测量学的理论方法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问题。

                  测量人员用理论,知识,方法去为工程建设服务。

    工程测量是一门应用科学,又叫“实用测量”“应用测量”强调工程测量学的实用性。

二、工程测量学的内容

 1、按服务对象分:

    线状工程:铁路,公路,桥梁,隧道,(输)管道。输电线——合理经济,贯通

    块状工程:工业厂区,港口,水利工程——范围小,高精度。

 2、按工程建设中测量工作进行的次序分:

   (1)规划设计阶段:任务——a 为设计提供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收集1:1万,1:5万国家地形图,实测1:1000~1:5000的地形图,水下地形图。

                             b 提供其它地形资料(纵横断面)

                             c 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水文测验单元提供资料。

                             d 地层稳定性观测。如膨胀地区,冲击层地区(如上海)

  (2)施工阶段:任务——定线,放样,将图纸上的东西,实测到地面上,建立施工控制网放样方法和放样精度变形观测竣工测量(提供现状图)

  (3)经营管理阶段:任务——监视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及安全,科学研究,以此验证安全系数的合理性,科学性,并从理论上提出合理建设,为设计提供依据。

三、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工程测量学是运用测量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建设中的测量问题,因此,测量学,控制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测量平差,数理统计等都是工程测量学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基础与运用的关系,另一方面,与工程建设有关,因此,各种工程知识,土建知识必须掌握。

      工程中的知识,地质基础,变形的原因分析,受力分析,都与工程地质基础,岩土力学,应力应变分析相互联系,形成了工程测量的边缘学科,即与其它学科相互渗透。

      工程建设中,工程测量的装用仪器应运而生,形成了工程测量人员与光学,电学的相互结合与综合运用,如激光准直仪,铅直仪,CCD相机与GPS的结合,三维工业工业测量系统等等。

四、工程测量学的发展展望

 

  展望21世纪,工程测量学在以下方面将得到显著发展:
  1. 测量机器人将作为多传感器集成系统在人工智能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影像、图形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2. 在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和大型工程建设中,将发展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并进一步与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工程与水文地质以及土木建筑等学科相结合,解决工程建设中以及运行期间的安全监测、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的各种问题。
  3. 工程测量将从土木工程测量、3维工业测量扩展到人体科学测量,如人体各器官或部位的显微测量和显微图像处理 ; 
  4. 多传感器的混合测量系统将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如GPS接收机与电子全站仪或测量机器人集成,可在大区域乃至国家范围内进行无控制网的各种测量工作。
  5. GPS、GIS技术将紧密结合工程项目,在勘测、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6. 大型和复杂结构建筑、设备的3维测量、几何重构以及质量控制将是工程测量学发展的一个特点。
  7. 数据处理中数学物理模型的建立、分析和辨识将成为工程测量学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工程测量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从1维、2维到3维、4维,从点信息到面信息获取,从静态到动态,从后处理到实时处理,从人眼观测操作到机器人自动寻标观测,从大型特种工程到人体测量工程,从高空到地面、地下以及水下,从人工量测到无接触遥测,从周期观测到持续测量。测量精度从毫米级到微米乃至纳米级。工程测量学的上述发展将 直接对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