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云
当前位置:地图知识 / 地图知识 / 地图基础 / 详情

地图的功能

收藏

地图的基本功能相对比较稳定,但也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图的内容、形式、成图方法不断进步,地图的功能也不断扩展。

地图的基本功能相对比较稳定,但也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图的内容、形式、成图方法不断进步,地图的功能也不断扩展。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引进,信息论、模型论、认知论等的应用及各门学科的相互渗透,地图的功能也有了新的进展。在当前状况下,地图主要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一) 地图信息载负功能

地图作为空间信息的图形语言,不仅是空间信息的传输工具,而且还是空间信息的载体。地图信息量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两部分组成。直接信息是地图上图形符号所直接表示的信息,间接信息是读图者经过分析解译而获得的信息,后者与解译者的知识经验密切相关,善于思考的读者可从地图直接信息中获取更多的间接信息。

(二) 地图的模拟功能

地图是一种经过简化和抽象了的空间模型,它以符号和文字描述地理环境的某些特征和内在联系,使之成为一种制图区域某一时刻(制图时刻)的模拟模型,例如,用等高线表示地貌形态,等高线不是地面存在的客观实体,而是实际地形的模拟,这种模拟由于有严密的数学基础,保证了球面点与平面点的对应关系,又在此基础上填绘的经过抽象概括的地图符号,所以不但能反映相应制图物体的位置特征和属性特征,而且能表达物体和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和联系。另外比较不同时间同一地区同一比例尺的专题地图,还能反映地物在时间进程中的发展和变化。模拟性质的地图模型,在表达空间信息方面,比之数学模型、物理模型、表格图表、统计资料、文字描述、航空与卫星图像等更具优越性。地图模型的直观性、一览性、抽象性、合成性、几何相似性、地理对应性、比例尺的可量性和分析应用的多种方法,都是其他形式的模型所不完全具备的,正因如此,地图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 地图的信息传输功能

地图信息的传输过程可以理解为:编图者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加以选择、分类、简化等信息加工并经过符号化,通过地图传递给用图者,用图者经过符号识别,同时通过对地图的分析和理解形成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读图者通过分析理解获得的信息可以超过地图制图人员在编制地图时所利用的信息;而且由于用图者所受的训练、读图经验和水平的不同,从地图上获得的信息的多少也是不同的。

地图信息传输是从编图到用图、从编图者到用图者之间信息传递的全过程。为了发挥地图信息传输功能,编图者需要深刻认识制图对象,充分利用原始信息,考虑用图者的需求,将信息加工处理,运用地图语言,通过地图通道,把信息准确地传递给用图者。而用图者必须熟悉地图语言,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读图经验,深入阅读分析地图信息,正确接受编图者通过地图传递的信息,并进一步分析、解译,形成对制图对象的更完整而深刻的认识,甚至发现新的知识和新的规律。

(四) 地图的认知功能

地图是地学及其相关信息的图示,具有极高的信息密度,采用平行传输的方式,其传输通道宽、速率高,对人的传输和接收具有层次是表达大系统的产品,认识大系统的工具。地图还是图形符号的空间集合,具有全部图示的一般规律:即由数学基础所决定的可量测性,严密的分级符号系统,符号的清晰可读及意义的唯一性和艺术性。正因如此,使地图具有了认知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包括空间认知和图形认知两个方面。空间认识是帮助读者建立对事物和现象的空间概念,即空间的位置、范围、格局、相互关系、时间变化等;图形认知是帮助运用图形思维和地图语言,形成对事物和现象质量与数量特征的直观形象及分布规律与区域差异的认识,地图的认知功能使我们只需阅读地图,便可获取反映和表示的广域空间中宏大物体的属性特征、形状特征、空间分布及其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等地理信息,达到空间认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