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云

搜索热词:

当前位置:当代地名 / 行政区划 / 地级行政区 / 详情

青岛市

 1223

 收藏

青岛,别称岛城、琴岛、胶澳,是中国山东省辖地级市、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特大城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区域总面积11293平方千米。青岛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半岛东南、东濒黄海,是山东省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体育运动基地,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发祥地。

地名类型地级行政区
别名岛城、琴岛、胶澳
拼音QingdaoShi
行政区划

山东省-青岛市

地址市南区香港中路11号
地名映像

欧陆风情

青岛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人文与自然、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城市。作为近代中国重要的商埠,欧洲城市建筑艺术被移植至此,中西文化的交融使青岛历史城区沉浸在一种特有的艺术氛围里,环山抱海,灵光四射,欧陆风韵中也不乏中国传统建筑的闪光,建筑艺术与山海环境相融无间。

海上名山

天地之东,崂山直面沧海而幽藏万物,古来即尊享『海上名山第一』之誉,充盈着博大雄浑的海陆一体化气象,为道教名山,亦为佛教胜境。崂山主峰海拔一千一百三十二点七米,是中国大陆海岸线上的第一高峰,具有显赫的地理标志意义。

丝路要津

青岛位于中国文化版图的正东方,为亚欧大陆桥的天然桥头堡。春秋古港琅邪(今作琅琊)港坐落于青岛西海岸,是东亚历史上最古老的港口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地。今天,青岛致力于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以双向桥头堡的形象,面向陆地和海洋展开双翼。

啤酒之城

青岛是世界闻名的啤酒之城,啤酒与城市生活密切融合在一起。青岛啤酒诞生于一九〇三年,一九〇六年荣膺慕尼黑国际博览会金奖。作为东西方文化融合的见证,青岛啤酒经历了移植和创新,发展成为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青岛国际啤酒节每年盛夏开幕,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二十九届。

帆船之都

青岛为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自古帆樯林立,连接海内外。近代以来,青岛出现了中国第一个帆船俱乐部和第一次国际帆船比赛。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青岛建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航海运动学校。二〇〇八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帆船比赛在青岛浮山湾举行,一时万国帆影飘逸,漾动着昂扬的时代旋律。

电影之都

青岛为天然摄影棚,数百部影视作品曾在此拍摄。当下,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成为全球最大的影视基地,《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等大片在东方影都横空出世。二〇一七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青岛『电影之都』称号,青岛成为中国唯一的世界电影之都。

上合峰会

二〇一八年六月,举世瞩目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成功举办。二〇一九年七月,中央决定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被纳入国家重大战略,承担起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国之重任』。

地名的含义

专名“青岛”本指城区前海一海湾内的一座小岛,因岛上绿树成荫,终年郁郁葱葱而得名“青岛”。

地名的来历

青岛市以古代渔村青岛得名,专名“青岛”本指城区前海一海湾内的一座小岛,因岛上绿树成荫,终年郁郁葱葱而得名“青岛”。

地名的历史沿革

1949年,青岛市辖市南区、市北区、台西区、台东区、四沧区、李村区、浮山区等七区。1951年6月,胶州专区的崂山办事处划归青岛市领导,改称崂山郊区办事处;8月,撤销四沧区、浮山区,设立四方区、沧口区。1953年6月,崂山郊区办事处更名为崂山郊区人民政府。1958年底,昌潍专区的胶县、胶南县及莱阳专区的即墨县划归青岛市。1961年5月,即墨、胶南、胶县划出;10月,以原崂山郊区的行政区域设立崂山县,归青岛市。1962年12月,台西区撤销,其辖区分别并入市南区、市北区。1978年11月,烟台地区的即墨县,昌潍地区的胶县、胶南县又划归青岛市;新设立青岛市黄岛区,其辖区包括由胶南县划出的黄岛、薛家岛、辛安3个公社。1983年8月,烟台地区的莱西县、潍坊地区的平度县划归青岛市。1987年4月,撤销胶县,设立胶州市(县级);1988年11月,撤销崂山县,设立崂山区;1989年7月,撤销平度县和即墨县,设立平度市(县级)和即墨市(县级);1990年12月,撤销胶南县和莱西县,设立胶南市(县级)和莱西市(县级)。1994年上半年,市区行政区划作重大调整,在市辖区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将台东区、市北区、四方区吴家村街道和错埠岭街道整建制合并,设立新的市北区;将崂山区做大的调整,一部分设立新崂山区,一部分设立城阳区,一部分与沧口区合并设立李沧区。2012年11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同意山东省调整青岛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山东省政府发出《关于调整青岛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决定对青岛部分行政区划实施调整:撤销市北区、四方区,设立新的市北区,以原市北区、四方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市北区的行政区域;撤销黄岛区、胶南市,设立新的黄岛区,以原黄岛区、胶南市的行政区域为新的黄岛区的行政区域。2014年6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成为中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范围包括青岛市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2017年10月,即墨撤市改区。2017年12月,经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青岛西海岸新区管理委员会设置的工作机构与黄岛区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合署,履行相应的经济社会管理职能。2018年,青岛市辖7个市辖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青岛西海岸新区、城阳、即墨),代管3个县级市(胶州、平度、莱西)。有街道(镇)145个、社区(村)6651个。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青岛矿藏多为非金属矿。莱西石墨矿在世界范围内占有重要地位。青岛花岗岩品级很高,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所用花岗岩石材就出自青岛浮山。崂山盛产黑水晶和海底玉,崂山矿泉水举世闻名。

生态资源

青岛森林覆盖率超过40%,空气质量居山东省前列,2018年青岛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7天。

青岛海区港湾众多,岸线曲折,滩涂广阔,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经济概况

青岛是中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山东省经济中心和最大的综合性工商业城市,为国家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一带一路”龙头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列。

青岛工农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石化、机械、电气、车辆、电子、食品、造船、金属、纺织、橡胶等行业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诞生了海尔、海信、青岛啤酒、双星等一批企业和品牌。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和威海市毗邻,西与潍坊市交界,西南与日照市接壤,总面积11282平方千米。

S002_003_001_002.jpg

 

地形地貌

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凹。青岛海域面积约1.22万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905.2千米,岸线曲折,岬湾相间。

S002_004_001_002.jpg
气候

青岛市属北温带季风区域,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蒸发强;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

人口和民族

2018年年末,青岛市常住人口949.98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635.2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67%。

历史人文

历史事件
东夷缘起

青岛天赋异禀,山海一体化地理气象雄浑生动,对古代文明的形成、演变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极具人文地理上的认知价值。

东夷文化茫昧而渊默、劲健而多姿,是新石器时代以山东地区为中心而扩展至周边区域的一种上古文化形态,也是古中华文明的东方源头,其所在区域与“禹贡九州”之青、徐、兖三州的地理范畴基本一致。近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基本探明了东夷文化的演化序列,依次为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存在于距今8500年至距今3500年之间,激荡上下五千年的洪荒岁月。

胶州湾是一片沉浸着地质因果、历史气氛和神话色彩的海陆秘境,隐含着东夷文化的起源秘迹。胶州湾原为大峡谷,史称“胶莱地峡”,六七千年前,因地质原因而发生了地陷,海水注入其中,遂成海湾。距今约4500年左右,海侵达到峰值,水域面积约为当今的三倍。

以胶州湾为渊薮,在古胶水和古潍水流域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滨海文化板块,可称之为“胶州湾文化圈”,这是海洋性东夷文化的起源。

上古文明苍阔无极,每一步都在踏勘鸿蒙。今天的我们也只能透过有限的几个片段来回望上古文明拓荒之路。

北阡遗址位于青岛即墨区金口镇北阡村,东近丁字湾。其地层叠合着北辛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早期以至西周的多重文化内涵,这是青岛乃至胶东半岛新石器时代东夷文化的一个祖型,最早揭示出东夷文化的海洋魅力。

三里河遗址位于青岛胶州市北三里河村西侧,时代为距今4500年至距今3800年之间,叠合着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地层,出土了陶鬶、薄胎镂空黑陶高柄杯、玉璇玑等具有东夷文化色彩的文物。龙山时代,胶州湾西北岸的三里河成为中华文明最早的海上津渡之一。

城子遗址位于青岛城阳区墨水河畔,为龙山文化遗址,是胶州湾东北岸一个重要的海洋聚落。蚌锯、网坠等器物的发现,说明当时先民已有海上生产活动并开始造船。

东岳石遗址位于青岛平度市大泽山镇东岳石村,是考古学上“岳石文化”的命名地,历史年代为公元前1900年至公元前1600年,相当于夏至早商时期。岳石文化独立存在于“东方”约400年。东岳石遗址的发现和认知,标志着自公元前5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的东夷文化序列得以完整确立。

青岛见证了东夷文化起源与嬗变的轨迹,这里丰富的东夷文化遗存,呈现了上古时代东夷先民踏勘鸿蒙、拓荒文明的图景。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走出洪荒岁月而创辟文明新途的时代。这一时期,东夷文化与来自中原的华夏文化在经历了深刻交锋之后开始了伟大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千秋基脉。

齐地春秋

西周以降,齐文化与鲁文化分别在工商文明和伦理道德维度上建立了法度,齐文化绍东夷之余续而腾跃生辉,奠立了中国海洋文明的根基。

即墨是青岛地区最早的城市,横空出世于春秋之际。周简王十年(公元前567年),“齐侯灭莱”,于莱国旧都附近择址建造即墨城(史称即墨故城,位于今平度市古岘镇),因城临墨水,故名即墨。这是胶东半岛古代城市文明史的元年。齐置即墨都,其辖域几乎囊括胶东半岛全境。在当时,即墨地位尊崇,是齐国境内除了都城临淄以外唯一能够铸币的城市,即墨刀币“即墨之法化”是战国时期主要的流通货币之一。

春秋后期,南方的吴、越迭兴,争衡于中原。周敬王三十五年(公元前485年),齐国内乱,吴王夫差率军借道鲁国北伐齐国,并派大夫徐承统领水师从海路北上,与齐军水师遭遇于琅邪(今作琅琊,在今青岛胶南一带)海上。齐军在战斗中使用钩拒钩住吴船,跳帮登船,白刃相接,力挫吴师。这是有史可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战。

昙花一现的吴国很快被越国所取代,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一举并吞吴国,北上中原,会晋、齐、宋、郑、鲁、卫等诸侯,并致贡周室。《越绝书·记地传》记载“勾践伐吴,霸关东,从琅邪,起观台”,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68年),勾践将都城迁往与齐国近在咫尺的琅邪,筑观海崇台,“尊辅周室,歃血盟”,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

南方诸侯的咄咄逼人,令齐人深感不安。战国时期,齐国将原有的用于防备鲁国的长城向东延伸至海滨。齐长城是中国建造时间最早的古长城,也是战国时期体系最完备的长城,西起今济南长清,沿泰沂山脉一路向东绵亘,至青岛黄岛一带入海。齐长城使齐国成为“四塞之国”,具有较高的战略价值,使齐国在500余年的动荡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齐长城的修建,也体现了齐国强盛的国力和东方大国的气势雄风。

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实力仅次于七雄的中原强国宋国发生内乱,齐国乘势出兵灭宋,吞并了宋国大部分土地,实力达到巅峰,引起诸侯极大恐慌。两年后,燕国为报齐国30年前的破国弑君之仇,遣乐毅率燕、赵、魏、韩、秦五国联军伐齐;楚国也趁火打劫,杀齐湣王;齐国连失70余城,大片领土被燕、赵、秦、魏、楚瓜分,唯即墨、莒二城未失守。

齐国即墨守将田单以千余莽牛为先锋,牛角缚利刃、牛尾扎浸油芦苇,纵火驱牛,火牛狂奔出城,众将士随着莽牛如火海般席卷敌营,燕军夺路而逃。随后齐军乘胜追击,收复了大片疆土。复国战争成为齐国历史上最悲壮、最奇绝的的一幕。自此,即墨火牛便成为一个代表战争奇迹的符号,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今古之变

光绪十七年(1891年),北洋大臣李鸿章谋划完善海防体系,在一番查勘后,和山东巡抚张矅于6月13日联袂具折,断定“胶澳设防实为要图”且“未可再缓”,其所言“胶澳”即为胶州湾的别称。翌日,光绪帝下旨“著照所请”,正式批准在胶澳设防。时为1891年6月14日,这是青岛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意味着胶州湾畔的青岛主城区开始成为海防要塞,这也被认为是青岛作为近代城市的建置之始。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国借口“巨野教案”出兵,在栈桥登陆并迅速占领了章高元守军的军营和炮台,进而占领胶澳,史称“胶州湾事件”。翌年3月,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在北京签署,胶州湾东岸白沙河以南区域及西岸薛家岛区域划为“胶州租借地”,由德国强租99年。这一纸条约,标志着青岛的开埠。青岛被置于近代史的风口浪尖上,胶州湾的天际线倾覆了,在纠合着重重矛盾和种种疑惑的声浪之中,在不同历史的二律背反之中,青岛开始了深刻的今古之变。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德国完成了《拟在青岛湾新建城市的建设规划图》,这是青岛历史上第一份城市规划方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为列强新贵的德国,把青岛视为展示其国力和制度的样板,迫不及待地要把青岛建设为超过香港的“模范殖民地”。在青岛,从港口到工厂、从道路到房舍、从兵营到学校,一应俱全。德国人甚至不惜从外地运来土壤,以便于在青岛土质瘠薄的滨海山地上栽种植被改善环境。

光绪三十年(1900年),德国政府正式颁布《德属之境分内外两界章程》,将胶澳租借地划为界内、界外,界内主要为傍海向阳南坡,规定“此界限内不准起盖华人居住房屋,仅容西人雇佣各人以及常佣等人在此内限数居住”,将中国居民迁往界外的背山阴坡。在德国统治下的青岛,华人与欧洲人有着完全不同的居住区域、管理制度与适用法律,形成了事实上的华洋隔离。强烈的日耳曼种族主义充斥着殖民统治下青岛的每个角落,影响深远。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陷入欧战泥潭而无049暇东顾,使日本有了乘虚而入的机会。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当年9月2日和9月18日,日英联军先后在龙口和崂山仰口湾登陆,从陆上围困青岛,并出动海军封锁了胶州湾。青岛无奈地成为“一战”亚洲主战场之一。1914年11月7日,最后一任德国胶澳总督麦尔·瓦尔戴克代表德国向日本投降,日德青岛之战结束,日本取代德国开始了对青岛的8年殖民统治。

日本统治期间,青岛成为华工军团主要的招募地和启航地,无数华工从青岛港登船奔赴欧洲战场,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也是确保中国“一战”战胜国身份的一个必要条件。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会议,但操纵会议的英、法、美三国欲将德国在青岛和山东的侵略权益无条件转给日本。消息传回国内,群情激愤。5月4日,北京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喊出了“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历史强音,“五四运动”爆发了。在青岛,明德中学、胶济铁路四方工厂等处的学生和工人也对五四运动发出了历史性的呼应。最终,迫于国内压力,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五四”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转折点,而“青岛问题”就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1921年底,华盛顿会议召开,中国政府利用较为有利的国际形势及英、美、日等列强之间的矛盾,在中国人民的坚决支持下,迫使日本在青岛问题上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1922年12月10日正午,中日双方在原青岛德国总督府举行了青岛交接仪式,经历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德日殖民统治之后,青岛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被设为直属北洋政府的胶澳商埠,时任山东省省长熊丙琦兼任胶澳督办,青岛成为中国政府收回的第一块租借地。

中国收回青岛跌宕起伏的历史过程,集中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国内各种力量错综复杂的矛盾与斗争,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奋起抗争的爱国精神。

红色序曲

1923年,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王尽美和早期党员王荷波、王振翼、王象午等来到青岛,建立党团组织,开展工人运动。邓恩铭、王象午等于1923年8月创立了中共青岛组(后改称青岛支部)。

1925年5月中旬,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刘少奇来青岛视察、指导工人运动。5月29日,奉系军阀、山东省军务督办张宗昌调集大批军警对青岛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进行疯狂镇压,中共青岛地方组织负责人李慰农与《青岛公民报》主笔胡信之等惨遭杀害,一大批共产党人、革命志士和工运学运骨干被捕,党的组织被破坏,工会及其他先进群众组织被封闭。这就是反动军阀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青岛惨案”(亦称“五二九”惨案),是近代中国革命史和工运史上的一起重大事件,也是“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起因之一。

在抗战期间,青岛及附近地区活跃着一支国民党游击武装,这就是成立于1941年的青岛保安总队,简称青保,由李先良、高芳先领导,其兵员多为本地人。青保以崂山为基地,与青岛驻防日军顽强周旋,是山东人民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后,山东大部解放,只有青岛、长山列岛仍为国民党军所盘踞。1949年4月28日,中共中央军委批准发动“青即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成立青(岛)即(墨)战役指挥部,由许世友任指挥,谭希林、刘涌任副指挥,彭林任政委,由32军和华东警备四旅、五旅及胶东军区、滨海军分区等部队担任作战任务。史称“青即战役”。

解放曙光

1949年2月13日,经中共胶东区委统战部、胶东军区联络部及青岛市委等多方领导的中共地下工作者策反,国民党海军22号舰(黄安舰)全舰官兵约120人在青岛起义,驶向解放区,次日抵达连云港。风云际会,黄安舰成为人民海军的第一艘军舰,承载着历史的殊荣。虽然那只是一艘排水量745吨的护航驱逐舰,但起义的意义不仅于此,它肇始人民海军于万顷碧波之上,把历史和未来连接在了一起。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后,山东大部解放,只有青岛、长山列岛仍为国民党军所盘踞。驻守青岛的国民党军是第十一绥靖区刘安祺部,辖陆海空军共7万余人,从即墨到沧口设置了三道防线。当时,美军第七舰队20余艘大型军舰和海军陆战队、航空部队万余人也驻扎在青岛。1949年4月28日,中共中央军委批准发动“青即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成立青(岛)即(墨)战役指挥部,由许世友任指挥,谭希林、刘涌任副指挥,彭林任政委,由32军和华东警备四旅、五旅及胶东军区、滨海军分区等部队担任作战任务。

5月3日,青即战役正式打响,首战灵山告捷。至28日,解放军攻克国民党军第一道防线,31日又摧毁第二道防线。6月1日,国民党守军精心构筑的三道防线被全部摧毁。6月2日,解放军大部队向市区挺进,为了避免战火对城市的破坏,把这座美丽的城市完好无损地交给人民,解放军在市区没有使用重武器。国民党军惊魂未定,乘船南逃,青岛全境解放。

青即战役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山东及华北地区的统治,使山东全境解放。这对开辟海上交通运输,重建战后经济,支援全国大进军夺取更大胜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历史人物
人文学者的青岛奇缘

希腊哲人巴门尼德言“城市是人类的老师”。追忆往昔,那些文化灵魂的传奇闪光依然在发生,依然在青岛城市的心窝中发出温暖的问候。

【康有为:迹遍全球,皈依青岛】

康有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代表人物。1917年冬,康有为首来青岛,拜访恭亲王溥伟,他初遇这片山海胜境,便发出“中国第一”的赞叹。1923年6月23日,他入住小鱼山东南麓的原德国总督副官宅邸,转年即购得此宅,题名“天游园”,作诗《甲子六月领得青岛德国旧提督楼》以记之:“截海为塘山作堤,茂林峻岭树如荠。庄严旧日节楼在,今落吾家可隐栖。”寓居期间,他组织孔教会,试图创办一所大学,还曾开办海外博物和书法展览。1927年3月31日,康有为在天游园过世,长眠于青岛的碧海青山之间。

【林纾: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心象】

林纾,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福州人,近代著名文学家和翻译家。1914年5月,林纾在登临泰山、拜谒孔庙之后来到青岛。他与避居岛上的晚清遗老交游,也与西方传教士对话,隐现着当时特殊的历史心象。他多次谈及所译的小仲马名作《巴黎茶花女遗事》,探究文化传译与对话之道。

林纾还为时居岛上的原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劳乃宣和刘廷琛两人分别作画,题为《崂山归去来》和《潜楼读书图》。

【蔡元培:在人文与科学的双重视野中审视青岛】

蔡元培,字孑民,浙江绍兴人,著名学者、教育家和政治家,曾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和民国教育总长。作为学界巨擘,他高瞻远瞩,以非凡目力洞察青岛,锁定此处为创办大学的理想之所和中国现代海洋科学的起航之地。1929年至1935年,他多次来到青岛,参与国立青岛大学的创办,出席中国科学社年会,为水族馆揭幕,筹建海滨生物研究所,重启青岛观象台。其间,居于平原路12号和福山支路14号。

【杨振声:开创国立青岛大学的黄金时代】

杨振声,字今甫,也作金甫,笔名希声,山东蓬莱人,著名作家、教育家,民国国立青岛大学创校校长。1930年,经蔡元培举荐,杨振声出任校长,负责筹建国立青岛大学。他怀着崇高的热情实践大学理想,致力于建构一个会合中西、融通文理的大学价值体系。他的殚精竭虑,使得国立青岛大学在很短时间内就迎来了一个垂范后世的黄金时代。

【闻一多:可以缅想的奇迹与不可忘怀的永恒】

闻一多,本名闻家骅,字友三,湖北黄冈人,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新月派代表人物,代表作为《红烛》和《死水》等。1930年至1932年,闻一多出任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居于校园西北角一幢二层小楼,该小楼别称“一多楼”。期间,他破格录取臧克家入学,显示了不拘一格揽人才的胆识。在青岛,他写出了诗歌创作压轴之作《奇迹》并实现了从诗人到学者的转变。

【梁实秋:开启莎剧传译的东方之门】

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浙江杭县(今杭州)人,出生于北京,著名作家、学者、文学批评家和翻译家。1930年至1934年,梁实秋担任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居于鱼山路33号。他钟情于青岛,视之为“君子国”,谓此“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地方是天下少有的宜居之所:“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去的地方应推青岛。”在青岛,他开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沈从文:从大海到边城的精神之旅】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著名作家和学者。1931年,来国立青岛大学任教,居于福山路上的青大教授宿舍(今福山路3号)。他在《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中说:“海既那么宽泛,无涯无际,我对人生远景凝眸的机会便较多了些。海边既那么寂寞,它培养了我的孤独心情,海放大了我的感情与希望,且放大了我的人格。”他在青岛完成了《八骏图》《月下小景》《都市一妇人》《从文自传》等大量作品。《边城》主角“翠翠”的原型也源于沈从文在崂山北九水遇到的一个乡村女子。

【陈梦家:新月之帆下的梦幻起航】

陈梦家,浙江上虞人,生于南京,著名诗人、古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1932年,他追随恩师闻一多来到国立青岛大学任教。他怀着圣徒般的虔诚投入到诗歌创作中,从迷惘走向坚定,写出《哀息》《海》等作品,为新月诗派开拓新意。告别青岛后,他追述了这段诗意岁月:“我与远处的灯塔与海上的风说话,我与古卷上的贤明诗人在孤灯下听他们的诗歌:像我所在的青岛一样,有时间长风怒涛在山谷间奔腾,那是热情;那是智慧明亮在海中的浮灯,它们在海浪上吐出一口光,梁实秋曾任馆长的民国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旧址是黑夜中最勇敢而寂寞的歌声。”

【宋春舫:双重海洋的遨游者】

宋春舫,别署春润庐主人,浙江吴兴(今湖州)人,著名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1932年,他在小鱼山东麓开办“褐木庐”藏书楼(今福山支路6号),当时号称“世界三大戏剧图书馆之一”,呈现了一个审美的海洋。同时,他还参与了我国现代海洋科学的初创,1928年出任青岛观象台海洋科科长,1930年与蒋丙然首倡在青岛建造水族馆。

【老舍:文学创作的黄金时代】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以笔名老舍行世,北京人,满族正红旗,著名作家,1934年至1936年在国立山东大学任教。1935年底居于黄县路寓所,在此写出了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标志着087中国现代文学的重大突破,真正实现了对城市贫民的深刻关注和博大同情。

除戏剧之外,老舍几乎所有体裁的代表作均出自青岛,中篇小说有《月牙儿》和《我这一辈子》,文学创作经验谈有《老牛破车》,诗有《诗三律》和《礼物》,散文有《五月的青岛》和《想北平》。1935年夏,老舍与洪深、王统照等十二同仁共创文学副刊《避暑录话》。作为大家的朋友,他说:“我想起自己,必须想起你来,朋友!”

【洪深:劫后桃花映现的电影开山之路】

洪深,字浅哉,号伯骏,江苏武进(今属常州)人,著名作家、戏剧理论家和教育家,中国电影的开山者之一。1934年至1936年任国立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其间,写出我国早期电影文学剧本的代表作《劫后桃花》,表现青岛晚清遗老的生活与畸变。1935年同名电影在青岛拍摄,由影后胡蝶主演,洪深亲临现场指导。

【王统照:本埠文学的拓荒者】

王统照,字剑三,山东诸城人,现代作家和教育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1927年举家移居青岛,居于观海二路49号。1929年,主导创办青岛最早的文学期刊《青潮》,1933年发表长篇小说《山雨》。1935年夏与老舍、赵少侯等共创《避暑录话》。20世纪30年代活跃在文坛上的一批年轻作家如臧克家、吴伯箫、王亚平、杜宇、孟超等人均深得其惠。1946年2月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王统照出任中文系主任。

【台静农:青岛燃灯岁月】

台静农,字伯简,安徽霍邱人,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书法家。1936年来国立山东大学任教,居于黄县路19号。台静农的青岛岁月沉静而陶醉,在《我与老舍与酒》一文中他深情追忆旧日时光,其文人情谊表达得甚为感人。1947年某个秋日,身在海峡对岸的台静农忽得友人带来的两瓶苦老酒(即墨老酒),饮之,恍若隔世,唤醒了“对于青岛的怀想”。

【萧军、萧红:漂泊者的宁静时光】

萧军,原名刘鸿霖,辽宁凌海人。萧红,黑龙江呼兰人。1934年,这对文坛伉俪来到青岛,居于观象一路1号,人生漂泊旅程有了一个温暖驿站。在观象山陋室中,两人都收获了自己的代表作,萧军写出了长089篇小说《八月的乡村》,萧红写出了长篇小说《生死场》。

【苏雪林:山海之间的自然沉思】

苏雪林,安徽太平(今黄山市黄山区)人,出生于浙江瑞安,著名作家和学者。1934年夏来青岛度假,居于福山路2号,写出《岛居漫兴》和《劳山二日》两部充满自然沉思意味的游记。在《太平角之午》一文中,她发出了沉思性赞叹:“整个空间,除了‘光明’似乎更无别物。造化的元气是这么的淋漓浩瀚;这么涵盖万有,弥纶六合,令我们渺小的人类只有低头膜拜,更无言可以赞叹。这是佛书上的‘光明之域’!这是但丁《神曲》第九重天上的上帝所居的万福的‘水晶之海’。”

【周叔迦:佛学之路与家族精神】

周叔迦,字志和,安徽东至人,著名佛学家和教育家。1934年居于小鱼山上的福山支路13号,潜心佛学研究。1931年,他与叶恭绰联袂发起创设湛山寺及湛山佛学院。后来,他担任了青岛佛学会副会长,会址设在小鱼山上的湛山精舍,1936年弘一法师曾在此讲律。

【陆侃如、冯沅君:古典文学伉俪的鱼山岁月】

陆侃如,原名侃,字衍庐,江苏太仓人,出生于江苏海门。冯沅君,原名冯恭兰,河南唐河人。夫妇两人都是著名学者和作家,1947年来青岛,任教于国立山东大学。他们在鱼山西麓的山大教授大院(鱼山路36号)居住,度过了十年鱼山岁月,协力推进古典文学的研究与教学,尤精于楚辞与唐诗研究,有《中国诗史》等专著传世。

科学名宿的青岛时空

青岛是有科学禀赋的海上名城。伴随着青岛近代科学的肇兴,特别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文、气象、物理与海洋科学体系的建设,青岛成为科学家的聚居地。科学精神的闪耀使一座城市的价值卓然凸显。于是,山海之间,我们看到了诸多科学家的身影。他们,为青岛的天空增添了科学理性的璀璨光芒,也为城市生活带来了科学审美的深沉诗意。时光展开的,是一部耐人寻味的科学人文画卷。

【蒋丙然:青岛观象台和水族馆的领军人物】

蒋丙然,原名幼聪,字右沧,福建闽侯人,著名气象学家和天文学家,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奠基人。1924年2月,他代表中国收回了气候测量所,将之更名为胶澳商埠观象台,并担任台长至1937年,其间居于观象二路10号观象台台长官邸。他与高平子、王应伟、宋国模等一起,创始性地开展了时间服务、经度测量、太阳黑子观测研究等一系列工作。1928年,他在观象台首开海洋科,在青岛水族馆和海滨生物研究所的创建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童第周:宏大与精微的海洋视野】

童第周,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著名生物学家和教育家。1934年任国立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1946年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后继续任教,居于山东大学教授大院(鱼山路36号)。1950年,负责筹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前身)。他以宏大而精微的视野审视海洋,探明文昌鱼卵子发育规律,因此成为中国实验胚胎学创始者,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高平子:中国现代时间服务与太阳黑子观测的开山者】

高平子,原名均,上海人,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现代天文学事业的奠基者之一。1924年至1931年,他担任青岛观象台天文磁力科科长。他主导创建了我国自己的时间服务系统,在中国首先完成了现代太阳黑子观测并绘制了太阳黑子图。1926年,他代表中国参加了第一届万国经度测量会议。

1982年,国际天文联合会第十八届大会通过决议,将坐落于月球正面东经87.8°、南纬6.7°位置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高平子环形山”。

【凌道扬:现代植物学的开创者】

凌道扬,广东宝安(今深圳)人,著名林学家和教育家。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凌道扬出任接收林务主任委员并任胶澳商埠林务局局长。1923年3月林务局改制为农林事务所,凌道扬任所长,居于福山支路8号。他主持制定多部农林规则,发起创设植树节,主持了对第一公园(今中山公园)的整理扩建。

【束星北:科学真理与生命动力】

束星北,江苏扬州人,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和动力海洋学家。他在海外留学期间曾担任爱因斯坦的助手,从事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研究。1952年出任山东大学物理系教授,居于山东大学教授大院(鱼山路36号)。

束星北著有《狭义相对论》,被誉为“东方爱因斯坦”。虽历尽磨难,仍不改执着,努力探索着天空与海洋的动力规律。

【黄际遇:文理兼备的一代奇才】

黄际遇,字任初,号畴庵,广东澄海人,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1930年9月,黄际遇来到青岛,出任国立青岛大学理学院院长兼数学系主任,与闻一多共住一楼。1932年出任国立山东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他学贯中西,文理兼备,于古典文学和书法艺术也有很深造诣。所著《万年山中日记》和《不其山馆日记》弥足珍贵,记载了当时学者、作家和科学家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往事。

【朱树屏:悉心关注和研究海洋生态】

朱树屏,山东昌邑人,著名海洋生态学家、水产学家和教育家,世界浮游植物实验生态学领域的先驱。1947年,负责筹建国立山东大学水产系。1951年正式来青工作,居于金口二路13号,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研究员,同年调任水产部海洋水产研究所(今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有《中国近海浮游植物与水文及渔业的关系》《十年来我国海洋浮游植物的研究》等专著。

【张玺:毕生致力于海洋科学的研究】

张玺,字尔玉,河北平乡人,现代著名动物学家和海洋湖沼学家。1932年,张玺兼任国立山东大学教授。1935年,负责对胶州湾及其附近的各类海产动物及海洋环境做全面的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57年任所长,居于莱阳路28号甲。有《中国北部海产经济软体动物》《青岛沿海后腮类动物的研究》等专著。

【赫崇本:物理海洋世界的探索者】

赫崇本,辽宁凤城人,著名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物理海洋学奠基人。1949年,赫崇本来国立山东大学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任山东大学海洋学系主任,居于鱼山路9号甲。1958年山东大学西迁济南后,他积极致力于创建山东海洋学院(今中国海洋大学),有《黄海冷水团的形成及其性质的初步探讨》等专著。

【丁西林:充满戏剧情怀的物理学家】

丁西林,原名燮林,字巽甫,江苏泰兴人,著名物理学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1947年,来国立山东大学物理系任教授,不久被聘为理学院院长,居于鱼山西麓的山东大学教授大院(鱼山路36号)。在山东大学,他融通科学与艺术的授课内容和讲演风格深受欢迎。他精通戏剧艺术,1923年即以独幕话剧《一只马蜂》而饮誉文坛。在青岛,他开始思考话剧创作的民族化问题,用心研究了古代戏曲艺术,尤其尝试了对《水浒》和《雷峰塔》的戏剧化改编。

名胜古迹

海色卓荦

青岛海湾众多,举其要者,自北而南依次分布着:丁字湾、栲栳湾、横门湾、崂山湾、王哥庄湾、仰口湾、青山湾、太清湾、流清河湾、登瀛湾、沙子口湾、麦岛湾、浮山湾、太平湾、汇泉湾、青岛湾、胶州湾、唐岛湾、灵山湾、利根湾、古镇口湾、斋堂湾、琅琊台湾、沐官岛湾等,星罗棋布之间,弥漫着自然与人文的共同诗意。

青岛湾、汇泉湾、太平湾一起构成了青岛旅游的黄金海岸线,整体上呈现为以“红瓦绿树,青山碧海”为视觉标志的审美形象,具有不可复制的城市美学价值。2007年10月,在世界最美海湾组织第四次全体大会上,青岛海湾因其优美的环境以及高质量的旅游文化得到普遍认可,被评定为“世界最美海湾”,是目前中国唯一获此殊荣者。

【胶州湾】

胶州湾位于胶东半岛南部,黄海中部。今水域面积为343.5平方千米,古时更开阔。湾内,有红岛和黄岛,原为天然岛屿,近代以来因填海而与陆地相连,呈现为半岛。

胶州湾即《山海经》所载“甘渊”,为少昊立国与羲和浴日之所。隋唐以后有“胶州湾”一名,清代有“胶州澳”“胶澳”之名。

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赋予青岛强大活力和鲜明个性。青岛冬暖夏凉气候的形成,与它密切相关。不同于多数海湾向外开敞的撇口形状,胶州湾口小腹大,深深探入青岛市境内,有很好的气候调节作用,至于对航运、水产、旅游等产业的影响,自不待言。胶州湾水体饱满,有南胶莱河、大沽河、墨水河、白沙河、李村河等河流注入其中,带来了丰富的营养,使胶州湾成为我国重要的水产区。胶州湾内,港阔水深,风平浪静,海水终年不冻不淤,实为世所罕见的天然良港。青岛市辖域环胶州湾展开:东岸为主城区,北岸新城区兴起,西岸设为国家级西海岸新区。恰因胶州湾的缘故,青岛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具湾区特征的城市之一。

【青岛湾与小青岛、栈桥】

青岛湾与小青岛、栈桥青岛湾位于青岛市南区西南陆海交接处,胶州湾以东。其北岸,为青岛历史城区的西部地带。明清时期,青岛湾称“青岛口”。万历年间,即墨三口(金家口,女姑口,青岛口)开海通商。自此始,青岛口成为海事要津。明成化三年(1467年)青岛口建起天后宫,成为妈祖文化北传的重要一站。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清廷议决胶州湾设防,次年在青岛口东北岸建起了总兵衙门。德占胶澳后,青岛湾北岸区域被规划建设为主城区,时称“欧人区”,整体上呈现出一派典雅的欧韵城市风貌。

青岛湾内,其东部近岸处有一小岛,如睛在目,如珠在口,点染着自然造化之神意。这是一座如螺小岛,面积仅0.024平方千米,却极具历史分量和景观价值。因“山岩耸秀,林木蓊清”之故,安坐波上的如螺小岛名曰“青岛”,青岛城市之名缘起于此,后来“青岛”一名逐渐被用以指称青岛村、青岛山、青岛河、青岛口、青岛区和青岛市,于是,人们称如螺小岛为“小青岛”。小青岛上有白色八角形航标塔,始建于1900年,塔高15.5米,灯高30.8米,灯光射程12海里,为往来胶州湾的船只导航。与小青岛形成完美对景的是栈桥,它原为清海军码头,后桥身延长到440米,并在桥南端花岗岩围堤内建起了一座中国传统风格的八角形双层阁楼,名“回澜阁”。于是,有回澜阁的栈桥显得更为神采奕奕,既有长虹卧波之姿,也有剑指沧海之势。栈桥与小青岛相映生辉,为青岛历史城区最具观赏性、识别度和代表性的地标。20世纪30年代评定青岛十景,栈桥和小青岛分别以“飞阁回澜”和“琴屿飘灯”之名位列前二。

【汇泉湾】

汇泉湾位于青岛市南区南部西侧陆海交接处,青岛湾以东,东西横亘于汇泉角海岬与小青岛以东海岬之间。第一海水浴场所在水域大致呈半月形。其北岸,为青岛历史城区的中部地带。小鱼山、八关山、青岛山及太平山环列于岸上,一派山海交融的美妙景致令人印象深刻。海色碧透,风光旖旎,极具浪漫色彩的细腻沙滩与红礁石分布其间,洋溢着醉人的诗意。鲁迅公园、水族馆、览潮阁、汇泉广场、沙滩旅馆旧址、东海饭店、汇泉炮台遗址等著名景观分列岸上。

1898年,德国人制订了青岛首个城市规划方案,被称为“奥古斯特—维多利亚湾”的这片区域被规划为青岛的第一个别墅区。1903年,随着海因里希亲王沙滩旅馆、跑马场及露天音乐台的兴建,维多利亚湾成为亚洲著名的度假胜地。1912年9月,孙中山先生来青岛,下榻沙滩旅馆。1912年清帝退位后,恭亲王溥伟获准在别墅区建房居住,打破了青岛华洋分居的局面。1932年,中国最先进的水族馆在海滨公园(鲁迅公园)内建成,标志着中国现代海洋科学的正式起航。1936年,海滨生物研究所在水族馆东侧落成。1950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前身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在汇泉湾畔建成,这里成为中国海洋科学发祥地和海洋科研中心。

【太平湾】

太平湾位于青岛市南区南部西侧陆海交接处,汇泉湾以东,东西横亘于太平角和汇泉角之间,略有半月形海湾之姿。其北岸,为青岛历史城区的东部地带。太平山绵亘于岸上,形成山海一体化景观。海湾内外相合,其东侧内部扣出一个美丽的小海湾,此即第二海水浴场。

1900年,德国人在汇泉角建炮台,炮台构成了青岛要塞的重要一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多姿多彩的花园式别墅陆续出现于山海之间,形成八大关近代建筑群,体现了建筑与环境融合无间的城市魅力,以万国建筑博览会之姿包容着世界。

【太清湾】

太清湾位于青岛崂山东南部山海交接处,西距八仙墩不远。岸上,七峰耸峙,自东、北、西方渐次上扬,屏障三面而独开一海于正南方,缘此而造成了某种“北国小江南”的宜人气候,滋养着一方文化沃土。山光朗润,海色幽秘。太清宫坐落于山海之间,为崂山道教中枢。

太清湾之魅力,尤以“太清水月”为妙,勾勒出“海上明月共潮生”之神韵,千古明月与浩瀚山海相开合,意境殊为夐绝。从这里,自可领略到崂山为“海上仙境”的某种因缘之所在。近年,太清湾曾被评定为中国最佳中秋赏月地。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韵律中,雄浑而精妙的气息摄人心魄,导向自在自如之境。

【浮山湾】

浮山湾位于青岛市南区南部东侧陆海交接处,太平湾以东。岸上境域开阔,不同于太平山和太平湾的关系,浮山不在此湾的北岸,它处于东侧较远处,与麦岛湾构成山海对应关系。浮山湾西部岸线分布着细软海滩,为第三海水浴场;其东部燕儿岛一带则呈现为岩礁峭壁地形,原始地貌有壁立千仞之感,每逢大潮,惊涛拍岸,蔚为壮观,以“燕岛秋潮”之名入列青岛十景。20世纪90年代,随着东部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地景改变,不复旧观,转以奥帆中心的新景象面世。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在此举行,千帆竞渡之间,青岛帆船之都的形象豁然开朗。浮山湾内,奥帆中心与五四广场、音乐广场相映生辉,“五月的风”大型雕塑是青岛东部现代城区最具代表性和辨识度的新地标。

【灵山湾与灵山岛】

灵山湾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东部陆海交接处,唐岛湾与利根湾之间。岸上,大小珠山耸峙南北,远远形成拱卫之势;海中,灵山岛巍然屹立于东南方。海色澄碧,灵气自生,天然叠嶂,宛如画屏,飘逸着静影沉璧之梦幻色彩。青翠欲滴之间,以“先日而曙,未雨先云”传神,此即古胶州八景之“灵岛浮翠”,偶见海市蜃楼互相映衬。明初置灵山卫,这是明朝北方重要的沿海卫城之一。今天,灵山湾实现了华丽蝶变,吹响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新号角,正发展成为世界领先的影视文化产业区。

【横门湾与田横岛】

横门湾位于青岛即墨区东北部,湾内有田横岛。田横为战国时齐国田氏之后,秦末反秦自立,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田横率徒属避居此岛。刘邦召田横入朝,田横羞为汉臣,行至河南偃师,仰天长啸,拔剑自刎。岛上众人闻讯,悲愤不已,决意追随田横,蹈海殉节。司马迁赞曰:“田横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死,岂非圣贤!”岛本无名,盖因田横之故,而得名田横岛。1929年,徐悲鸿创作巨幅油画《田横五百士》,以激励民族精神,共御外侮。今田横岛上尚存田横衣冠冢并立有田横塑像。

山光雄奇

青岛为山海胜境,从山的角度观察城市,实际上也是对海洋视角的内在回应,是对海陆一体化的精神张扬。胶州湾两岸群山,以崂山为大宗,而奇峰绵亘于八方。青岛前海诸山,为青岛历史城区张开了一道峰峦叠翠的美丽屏障,是历史城区整体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山与海构成了绝佳的对景关系,这是一种充满魔力的山海地理关系,具有异乎寻常的自然和人文遗产价值。

【崂山】

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以巨峰(崂顶)为中心,山势呈放射状绵亘,总面积达446平方千米,余脉直抵胶州湾。

崂山初始之名是什么?稽考文献典籍并勘验古地质地理环境,可推知此即上古地志《山海经》所言甘山,汉称不其山,晋称牢山,唐称劳山(玄宗时一度改称辅唐山),金元之际别称鳌山,近世方称崂山。在地质构成上,崂山以异彩纷呈的花岗岩地貌独善其长,带着第四纪115冰川的传奇抵达今天,巨石跌宕,磅礴无量,俨如云天峭壁。奇峰叠出,幽谷密布,壮丽气象中亦不乏幽微之妙,将雄浑与优美融合到了一起,卓尔不群。

天地悠悠,高山岩岩,合万古而开未来,弥漫着博大而精妙的海陆一体化气象。崂山拔海而起,其主峰——巨峰以海拔1132.7米的高度而成为中国大陆海岸线上最高的山峰。山在海上,海在山中,为中华海上巅峰,为海陆一体化之图腾。

千秋内外,人们对这座海上高山有了契合心灵需要的仙境印象。崂山作为中国道教的一个源头,又因北七真的集结而弥漫着全真道的精神气氛。与此同时,还因郑玄讲经不其山而肇始前缘,以明清书院文化绍其余续,在山中大放异彩。

崂山的文化意义绝不囿于道、儒,法显登陆、憨山东行诸事将大乘117佛教精神示现于境中。

憨山德清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不拘一宗一派,对“三教融合”有着深刻见解。万历十一年(1583年),憨山法师自五台山来到崂山,寻得那罗延窟,于其中修炼二载。后循海行至太清湾,建海印寺于太清宫故地,后告别崂山南下,入韶关南华寺,成为曹溪中兴之祖,其肉身像至今仍供奉于寺中。

憨山告别崂山60年以后,即墨黄氏家族追念憨山遗风,在那罗延山上建起了华严寺,以那罗延窟为开山祖洞。那罗延为梵语“Narayana”之译音,金刚坚固之谓,意指佛、菩萨之胜身与胜力。

那罗延窟位于崂山华严寺西南1.5千米处,为世所罕见的天然花岗岩石窟,其顶开圆洞,引入天光,缔结妙法。传说那罗延古佛曾在此修炼,为外道所逼,运化法力,冲破巨石,升天而去,故成此圆洞。窟内可见佛掌示现,也可见标志着释迦牟尼本生和普贤菩萨行迹的白象示现。

【毛公山】

毛公山为崂山西麓山峰,海拔约427米。近山巅百米处,举目遥望,一面天然花岗岩石壁映入眼帘,看上去酷似毛泽东主席巍然站立、极目远眺之状。缘此,人们将这座山称作毛公山。岩岩者在,神韵天成,这是一尊世所罕见的毛泽东天然石像,极具艺术象征性和精神感召力。不仅如此,其高度亦颇为奇特。毛泽东主席享年83岁,而这尊石像的高度恰好也是8.3米,呈现了某种精确的对应关系。山下有童真宫,原为汉时老百姓为纪念不其县令童恢所敬造的童公祠,童恢以勤政廉洁而入载国史,《后汉书·循吏列传》载有其事。

【马山】

马山位于青岛即墨区,即墨古城以西,海拔约233米。山之西南部,因岩浆冷凝,均匀收缩,形成四方柱状节理,柱体截面直径约1米,高30余米,笔直挺拔,排列紧密,恰似密林,故名马山石林。柱状节理石林多发育于玄武岩中,多呈六棱或五棱柱状,而马山石林发育于安山岩中,且呈四方形,在地质学中颇为罕见。马山石林与英国的巨人堤和美国的魔鬼塔并称世界柱状节理石柱三大奇观。更神奇的是傲立山巅的变质岩带。观之,其上层是竖立的火成岩,下层是横亘的沉积岩,中间则是两者交错碰撞而成的变质岩,景观出神入化,地质结构举世罕见,堪称自然神迹。

【大泽山】

大泽山位于青岛平度市、莱西市与烟台莱州市交界处,主峰北峰顶海拔736.7米,因“群山环而出泉,汇为大泽”而得名。

大泽山一带的自然地理环境十分适宜葡萄生长,遂成我国著名的葡萄之乡,有“西有吐鲁番,东有大泽山”的说法。天柱山坐落于大泽山主峰西南约10千米处,海拔280米,孤峰秀峙,如柱擎天。北魏光州刺史郑道昭游至此,见其“孤上干云,傍无险峰”,而在山阳近顶绝壁书刻“此天柱之山”五字。山中还有东汉、北魏、北齐及金、元诸朝摩崖刻石70余处。其中,尤以北魏摩崖石刻《郑文公碑》最为显赫,标志着魏碑艺术的至高境界。大泽山因之而成“中国书法名山”。

【大珠山和小珠山】

大珠山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南部陆海交接处,三面临海,突出于灵山、古镇口两湾之间,分布面积约65平方千米。主峰大寨顶海拔486.4米,望黄海于胸襟。小珠山坐落于大珠山的北面,分布面积35平方千米,主峰大顶海拔725米,为胶州湾以西青岛辖域内的最高峰。

大小珠山均巍峨挺拔,南北雄峙而立,遂成“双珠嵌云”之势,位列古胶州第一胜景。大山海之间,有距今6万年的大珠山遗址,有东晋石室和隋唐石窟,有始建于金大定五年(1156年)的佛教名刹石门寺。

【太平山与湛山】

太平山位于青岛山以东,南临太平湾,海拔150米,为青岛历史城区最高峰。置身其上,海色浩茫,一览无余。山南海北,坐落着著名景区八大关。

太平山的变迁是青岛近代历史沧桑的一个缩影,这里曾经是明代出现的青岛古村落——会前村的主要区域,今中山公园内尚存会前村遗址,缘此,山名初为会前山。1897年,德国占领胶澳后,用率军侵占胶州湾的德国远东舰队司令伊尔梯斯之名为此山命名,山南建造了伊尔梯斯兵营,西南谷地辟建为植物实验场(森林公园)。1914年日本占据青岛后,因其尊崇旭日,遂改山名为旭山,山下公园亦改名旭公园。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改山名为太平山,山下公园改称第一公园。太平山北麓设为榉林公园,其上建有高232米的青岛电视塔,为中国第一钢塔。

太平山向东延展的一部分称湛山。1934年,在山谷中兴建了湛山寺,此处遂成佛门圣地,缘此,乃有青岛十景之一的“湛山清梵”。

【浮山】

浮山位于青岛主城区东部,面积7.5平方千米。主峰海拔368米,为青岛市区最高峰。登临其上,可俯瞰青岛主城区全景。胶州湾于其西方,遥相呼应。

浮山原名浮峰山,又名文峰山。浮山者,云浮山上之谓也。《即墨县志》以“其山高峻,有云气上浮”记之。所出花岗岩质地优良,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石材即取自这里。

明洪武年间,鳌山卫下辖浮山备御千户所,其所名就源自浮山。明朝浮山所城坐落于浮山与太平山之间的开阔地带,今南阁庙前银杏树尚在,树龄已逾600年,为明初所城军户先民所植。所城久已湮没,然岩岩高山巍然屹立于天地间,拱卫着青岛这座海上名城。浮山南麓,茅岭之阳,有康有为先生和王献唐先生的墓园。自20世纪80年代起,浮山脚下逐渐成为高等院校的集结地,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坐落于此。

【青岛山】

青岛山位于青岛市北区南部与市南区交界处,八关山与小鱼山以北,信号山以东偏北,海拔128.5米。西南可眺望青岛湾,东南可眺望汇泉湾,向西可眺望胶州湾。青岛山旧时多山泉,青岛河即发源于此。

青岛山之名,缘起于海湾内的小青岛(原名青岛),明初始有先民在山之西南方立村,名青岛村。清末胶州湾设防后,在山顶建立炮台。1897年德占胶澳后,此山更名为俾斯麦山,山南建俾斯麦炮台(青岛山炮台)。1914年日德之战在此爆发。日占时期,称此山为万年山,兵营亦改称万年兵营。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恢复青岛山之名,山下一条道路被命名为京山路,故此山亦被称作京山。近年来,在青岛山辟建了“一战”遗址博物馆。

【小鱼山与八关山】

小鱼山位于青岛市南区西部,青岛山以南,海拔68米。它与坐落于中国海洋大学校园内的八关山连为相互印证的一体,左襟汇泉湾,右瞰青岛湾。

清末胶州湾设防后,1892年在小鱼山西侧建起清总兵衙门,小鱼山一度被称为衙门山,在八关山下建起东大营(嵩武兵营),1897年德占胶澳后又在此建起俾斯麦兵营。1924年,胶澳商埠督办高恩洪利用兵营旧址开办私立青岛大学。1929年,国立青岛大学在此启幕,1932年改称国立山东大学。群星闪耀之间,八关山焕然一新,成为大学精神集结地,被视为青岛的文化圣山。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小鱼山与八关山一带成为文化名人聚居地。2012年,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被评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观象山】

观象山位于青岛市南区西部,观海山东北方,信号山西北方,海拔79米。可南眺青岛湾,西望胶州湾。此山原称鲍岛东山,1901年改称水道山,1905年改称观象山。1912年,岩石砌成的新观象台大楼在山巅落成,一座巍巍天堡出现在城市天际线上。1924年我国收回观象台后,蒋丙然、高平子等一批科学家在此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领航中国天文学、气象学和海洋学观测研究。20世纪30年代,在观象山东北麓建起圣保罗教堂,萧军、萧红、舒群故居坐落于观象山东麓。

【信号山与伏龙山】

信号山位于青岛市南区西部,观象山东南方,青岛山西南方,海拔99米。西南可眺望青岛湾,东南可眺望汇泉湾,向西可眺望胶州湾。信号山以北另有山峦相邻,海拔86米,名伏龙山。

明清时期,信号山向大海延展的一片区域为青岛村人的家园,村民称此山为大石头山,山之东南有青岛河流入青岛口(青岛湾)。1897年德占胶澳后,一度称此山为迪特里希山,立记功碑于山南,此即迪特里希石。后因山顶建有信号台而名信号山。1905年,德国选址信号山东南麓高台地建造总督官邸。20世纪20年代以后,信号山周围兴建了大量欧式住宅,老舍等诸多文化名人在此居住。

【观海山】

观海山位于青岛市南区西部,青岛湾正北方、观象山西南方,海拔66米,可南眺青岛湾,西望胶州湾。德国侵占胶澳后,将青岛湾北岸规划为主城区,以观海山南麓为行政枢纽。1905年,山南高台地上建起了总督府行政大楼。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这里一直是青岛的行政中心。20世纪20年代,山巅建起观海台,诸多欧式住宅环山分布。

民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岛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今之间,生生不息,充分体现了青岛暨胶东地区典型的民生图景。

海云庵糖球会

明朝古庙海云庵坐落于青岛市北区海云街,是青岛今古民生的一大集结点。500年来,每年正月十六开始的糖球会一直是青岛民俗盛会,一串串糖葫芦像红绸丝带浮动在海云街及其周边,喜庆的红色映照着一张张绽放的笑脸,民间艺术活动精彩纷呈。1990年,海云庵糖球会被列为国家重点旅游项目,200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民俗节会”之一。

崂山道教音乐

崂山道教音乐历史悠久,内蕴深厚,为中华道教音乐经典。崂山道教音乐远追东夷古风,又在汉唐之际纳入了宫廷音乐元素。据传,唐朝著名道士吴筠与诗仙李白共创《清平调·咏王母蟠桃峰》,成为崂山道糖球会上的欢乐抢士沿用至今的“步虚”殿坛经韵曲牌。金元之际,随着全真道在崂山的集结,经长春真人丘处机等人运化,崂山道教音乐和十方道教音乐广泛交流,遂形成风格独特和档次齐备的道教音乐体系。另外,南宋二妃谢丽、谢安及明崇祯二妃养艳姬、蔺婉如避难崂山时,皆对崂山道教音乐有所增益。历史地看,崂山道教音乐是在不断吸收不同阶层、不同类型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深刻反映了道教文化的流变轨迹,在中国道教音乐中独树一帜。整体上,崂山道教音乐分“内山派”和“外山派”,以全真正韵为主体,与山东地方语言和民间音乐紧密联系,在演唱风格及结构特征上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形成了闻名道场的“崂山韵”。

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民间俗称“扭断腰”“三道弯”,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明末清初,胶州秧歌伴随着闯关东的历史进程而出现。风格上,原有“武秧歌”和“文秧歌”之分,后来两派逐渐融为一体。

胶州秧歌热情似火,极具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表演时,演员各自扮演膏药客(伞头)、翠花(老旦、青衣、彩旦)、扇女(青衣、闺门旦)、小嫚(花旦)、鼓子(老生)、棒槌(武生、小生)六个行当。一般来说,表演分为两个流程,先进行小调秧歌,即舞蹈表演;再进行“小戏秧歌”,即戏剧表演。

柳腔

柳腔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个地方剧种,清乾隆年间形成于即墨,后广泛流行于胶东半岛,被誉为“胶东之花”。柳腔经历了从“肘鼓子”到“本肘鼓”,再到“柳腔”的发展过程,传统剧目有“四大京”“八大记”等120多部,曲调有欢调、悲调、垛板、慢板、娃娃腔等板式,唱腔轻柔婉转,音色朴实,语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1956年青岛市成立了柳腔剧团,并进京汇报演出《割袍》《赵美蓉观灯》等剧目,受到刘少奇、周恩来、陈毅等领导人的接见和鼓励。

田横祭海节

田横祭海节(周戈庄上网节)肇始于明清时期。每年谷雨前后到清明期间,渔民把渔网抬上船,杀鸡宰猪,焚香烧纸,到龙王庙祭海,祈求海龙王保佑风调雨顺、出海平安和渔业丰收,海祭之后次日,渔船就出海远航。今天田横祭海节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沿海地区渔文化特色最浓郁、仪式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民俗盛会之一。

地方特产

青岛多山珍海味,无论豪华还是素朴,都是青岛生活的一大乐趣。美食与名城相得益彰,作为传统鲁菜的主要集结地,青岛可以给你的味蕾带来丰富而精妙的体验。

鲁菜

鲁菜是起源于山东的齐鲁风味,位列全国八大菜系之首,以“咸鲜”为基调,对酸甜苦辣诸味也有所包容,可谓“五味均善”。青岛菜为鲁菜中胶东菜的代表,带有浓郁的海洋特色,又融入西餐烹饪方法和特点,有九转大肠、葱烧海参、香酥鸡、大虾烧白菜等经典菜式。

海鲜和渔家宴

青岛海鲜菜品名目繁多,独树一帜,如葱烧海参、蟹黄鱼翅、芙蓉鲜贝等。最受大众欢迎的非“岛城第一鲜”蛤蜊莫属。青岛渔家宴以鲜活海鲜和山中土特产为原料,洋溢着海洋气息和乡土味道。

青岛特产

青岛物华天宝,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一批闻名中外的特产。目前,青岛共有胶州大白菜、崂山茶、胶南绿茶、大泽山葡萄、马家沟芹菜、平度大花生、蟠桃大姜、里岔黑猪、北宅樱桃、泊里西施舌、胶南琅琊鸡、官道小米、琅琊玉筋鱼、灵山岛海参、丰城地瓜、宝山苹果、莱西大板栗、大珠山板栗等1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十大特色小吃

青岛地连山海,地方美食独具特色,除了青岛啤酒、鲁菜之外,还有十大特色小吃,版本众多,最为常见的说法为:海菜凉粉、海鲜水饺、酱猪蹄、排骨米饭、海鲜打卤面、鸡汤馄饨、卤汤豆腐脑、三鲜锅贴、三鲜大肉包、烤鱿鱼,此外,还有王哥庄大馒头、拌八带、炸虾仁、郑庄脂渣等小吃,均是深受本地市民、外地游人青睐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