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云

搜索热词:

当前位置:当代地名 / 行政区划 / 县级行政区 / 详情

门头沟

 1104

 收藏

<p>门头沟区,隶属北京市,位于北京市西部,东部与海淀区、石景山区为邻,南部与房山区、丰台区相连,西部与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保定市涞水县交界,北部与昌平区、河北省怀来县接壤,总面积1447.85平方千米。</p><p>门头沟,就是"圈门前头有条沟"的意思。夏、商、西周,区域属幽州。春秋战国,地属燕国。区域大部分属上谷郡,东南部分属渔阳郡。1958年,撤销北京市京西矿区,区境及现石景山区五里坨一带称北京市门头沟区。</p>

地名类型县级行政区
拼音MentougouQu
行政区划

北京市-门头沟区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新桥大街36号
地名映像

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

永定河冲积扇是北京城市活动的地理基础;永定河上的古渡口是城市的历史原点;永定河水是重要的生活水源,还被引入运河保障漕运,成就了北京城的长期繁荣,并哺育了北京西郊的近代工业;永定河上游的密林则为北京城提供了大量薪柴和木料。

北京最高峰·东灵山

门头沟区西北部的东灵山又称『灵山』,主峰海拔两千三百零三米,是北京市的最高峰。灵山地势高亢,气候独特,有牦牛等高寒物种在此生息繁衍,为附近地区所罕见。灵山上每年举办『北京灵山西藏风情节』,玛尼堆、转经筒、煨桑台遍布山野,风物之异,令人称奇。

京师第一寺·潭柘寺

潭柘寺位于门头沟区潭柘寺镇西北部,是北京最古老、规模最大的佛教寺庙,以至于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说。潭柘寺的建筑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处寺庙古建筑群,景致优美,一年四季风光无限,一日四时情趣各异……

京西古村落群

古村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门头沟区是北京市古村落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研究价值极高的地方,大批具有原始风貌且保存完好的古村落保留下来,是门头沟的一笔特殊的人文财富。

北京道路的活化石·京西古道

门头沟是北京城西部的天然屏障。门头沟万山之中蜿蜒的古山道是沟通北京与朔漠的要道。千百年来,商旅、军队、香客往来于京西古道,蹄铁在石质的路面上磨出了无数边缘光滑的蹄窝,成为北京城市悠久历史的特殊见证。

北京民俗文化圣地·金顶妙峰山

妙峰山因山势雄峻,五峰并举、妙高为其一而得名,又因奇花异卉四季常开闻名。山上名胜古迹众多,妙峰山碧霞元君祠也称娘娘庙,其殿宇依山取势,参差错落,高低有致,因合祀道、儒、释、俗各路神灵而久负盛名,是华北地区一处重要的民俗文化中心。

地名的含义

因其最初是作为圈门地区的谷地源头排放煤矿井下废水的泄水沟,故名。

地名的来历

由当地群众约定俗成。

地名的历史沿革

门头沟原来是一条天然的季节性河道,从九龙山上流入永定河。圈门一带众多的煤窑一般都开在河道两侧,因而这里就成为了各煤窑的排水沟。清朝初年由众窑户集资自行对泄水沟进行修挖,当时修挖了长约880丈,深约四五尺的一段;乾隆二十七年(1762),将泄水沟深挖了2尺,延长了百余丈,而且用石料垒砌了沟帮,使圈门以西的河段初具今日雏形;嘉庆六年(1801)重修此沟,规模进一步扩长加深;1953年,京西矿务局开始兴办“门头沟地面防水工程”,对此沟进行了彻底的整修,到1986年完工。因煤矿井下废水的排入使河水常年呈黑色,故又称黑水河、黑河沟。

经济概况

初步核算,2015年全区实现GDP144.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8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9.7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3.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0.6:48.4:51.0。

2015年,门头沟区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动农业、文化、旅游业同步发展,努力在培育旅游文化休闲产业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15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亿元。其中,农业实现产值9740.5万元,牧业实现产值9515.7万元,林业实现产值4007.7万元。

201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83.5亿元。都市型工业、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源型工业分别实现产值5.7亿元、44.8亿元、74.0亿元和25.2亿元。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城区正西偏南,东西长约62千米,南北宽约34千米,总面积1455平方千米,山地面积占98.5%。东与石景山区、海淀区接壤,南与丰台区、房山区相连,西与河北省涞水县、涿鹿县为邻,北与昌平区和河北省怀来县交界。
地形地貌

全区以山地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山区是北京西山的核心部分,山形挺拔高峻、险峰叠嶂。境内有北京市的最高峰东灵山,海拔2303米;次高峰百花山,海拔1990米。境内的主要河流是永定河及其支流清水河,属于海河水系。

人口和民族

2015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0.8万人。户籍人口总户数120668户,总人数24943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1259人,农业人口48177人。

历史人文

历史事件
门头沟名称由来

“门头沟”具体是指哪条沟谷?具体在什么地方?它又是怎样成为区名的呢?

在明清时期,门城地区(龙泉镇)属宛平县玉河乡。从横岭到大峪村有一条东西向长达11千米的沟谷,北面是九龙山,南面是南大梁,唐末修建的玉河古道即沿着这条沟谷向西,通往门头沟区腹地的斋堂川,远行山西及内蒙古。现在的门头口村是这条沟谷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从这个节点向西,沟谷狭窄,坡度逐渐加大;从这个节点向东,沟谷逐渐开阔,地势渐趋平坦。

明代,都城北京长期受到蒙古威胁,朝廷在京西山区修建了内长城,作为保护京城的最后一道防线。朝廷还在每条山路的关键部位修建了关城,驻军把守。当时,门头口村也建有一座扼守古玉河大道咽喉的关城,关城的驻军承担守备、缉匪、收税等事务。入清之后,长城内外一统,京城西部的关城失去了军事作用,关城的城台上修建起了庙宇,逐渐演变成过街楼。由于玉河古道从关城下面通过,而关城的门洞又是拱券形的,所以人们就把这座建筑称为“券门”,依谐音叫作“圈门”。以过街楼为界,这条沟谷分成了两部分,过街楼以西称为“门头沟”,意思是“圈门前头的沟谷”;过街楼以东,以地处沟谷出口的村庄命名,叫作“大峪沟”。这是“门头沟”名字由来较为权威的说法。

门头沟北侧的九龙山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早在辽代,这一带的煤炭开采业就已经初具规模;到了元代,煤炭已经成为大都(今北京)城市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燃料,门头沟一带的煤炭行业日益兴盛;明清时期,京西煤炭逐渐成为京城的主要生活能源,而当时京西的煤窑主要集中在门头沟。据统计,明清时门头沟的煤窑不下百座。采煤业的发达,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繁荣发展,定居于此的人也越来越多,“井屋鳞次,烟火万家”。从东向西,沿着沟谷两侧,形成了门头口、宽街、炉灰坡(龙凤坡)、东店、中店、西店、冉家楼、孙桥、梁桥、天桥浮、拉拉湖、孟家胡同、横岭、匣石窑、官厅等村庄和居民点,沟谷中房舍连绵不断,号称“十三里长街”。

近代,外国侵略者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之后,也开始觊觎中国首都近旁的门头沟煤矿。清同治元年(1862年),英国大使馆翻译柏卓安最先进入门头沟,对这里的煤炭资源进行了调查。此后,美籍采矿工程师庞伯里、美国地质学家崩派、英国商人海德逊、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德国人梭尔等,纷纷进入京西进行地质考察,并写出了一些考察报告。其中一部地质考察著作,将九龙山南麓、沟谷中过街楼以西的煤产区,称为“门头沟煤田”,“门头沟”一词首次出现在近代著作之中。在此后的文献中,“门头沟”就正式成为京西煤炭产区的名称。

1917年,位于圈门东侧的中英合办裕懋煤矿公司改称为“中英合办门头沟煤矿公司”,这是当时北京最大的煤矿企业。从此,“门头沟”的名字就随着煤炭的远销传播到了海内外。那时,一说到“门头沟”,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煤炭;提到煤炭,人们也自然会想到“门头沟”。

1947年,北平特别市在此地设立“门头沟镇”,这是“门头沟”三个字第一次作为行政区划名称使用。1949年7月,北平市人民政府成立“门头沟区”,之后,门头沟地区的行政区划和政区名称多次调整,直到1958年5月,“门头沟”作为市辖区名才固定了下来,沿袭至今。

民间传说
定都峰的传说

定都峰又名望都峰,海拔642米,古称牛心山、牛心坨、瓜槽尖,位于门头沟区潭柘寺镇、永定镇和龙泉镇三镇交界点,是绝石梁—马鞍山大梁上一个突出的、几乎是三角形的山峰。明《宛署杂记》称其为“牛心山”,永定镇一代大多称其为“定都峰”,潭柘寺镇一侧多称其为“望都峰”。这座山峰与北京的长安街在一条纬线上,位于长安街延长线的西端。因此,还有一个关于北京建都选址的民间传说故事。

传说明初,朱元璋分封诸皇子到全国各地做藩王,马皇后因四皇子朱棣智勇有大略,颇为忌惮,生怕对亲生儿子太子朱标形成威胁,就怂恿朱元璋把朱棣分封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贫瘠之地——燕地驻守,是为燕王。燕王出发前,刘伯温密授其“文托姚广孝,武靠常氏(常遇春)后”的忠告。朱棣到任后,即到西山龙泉寺(今潭柘寺)拜访姚广孝。姚广孝观其有帝王之相,留其住寺,次日鸡鸣起时登(定都)峰。时值谷雨,碧空如洗,东方日出,紫气蒸腾,浑河(永定河)横亘,龙鳞闪现,万物生辉。燕王触景生情,高呼:“日上之所,乃我大明千年基业发祥之地!”后绕峰三周,环顾八方。见东方大都如珠似玉,浑河龙形横卧;东南方沃野无垠,龙形入海,又感叹道:“此峰之位,观景之妙,无二可代,真乃天赐也。”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太祖朱元璋驾崩,因太子朱标早亡,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恐藩王谋反,采纳齐泰、黄子澄等人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各地手握重兵的藩王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燕王遂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靖难军”南下,历时四年,最终夺取皇位,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新皇帝遥想当年观“日上”之所为“大明千年基业发祥之地”,顿生迁都北京之意,定“日上”之所为金銮殿址,然而“日上”是不可能建筑宫室殿宇的,宫殿的选址成为北京营建工程的一大难题。当时,北京工匠云集,物料如山,而金銮殿址尚未选定,故决定先建皇陵,以分流匠、料,民间遂有“先建皇陵,后建皇宫”之说。永乐八年(1410年),刘伯温托梦工师蔡信,称“观日上之所必为观峰日下之地,可营都定标”,姚广孝听后顿悟,遂将多年前燕王所登山峰所望的正东方一带确定为宫室的所在,工程始兴,故有“北京城始于日上,成于日下”之说,后有人将“日上”或“日下”作为北京的代名词。

名胜古迹

门头沟的山

【北京之巅——东灵山】

东灵山又名灵山,位于门头沟区西北部,主峰海拔2303米,是北京市的最高峰。这里气候独特,春季花繁草荣,夏季碧野葱葱,秋季野果盈盈,冬季雪谷挂冰,200公顷草甸、300多公顷森林组成了一个绿色的世界。这里夏季气温比京城低12℃,是绝佳的避暑胜地。

灵山是天然的动植物园,这里生长生活着800多种植物和700多种动物,是科学考察的理想场所。一年一度的“北京灵山藏族风情节”是北京人了解藏族文化的一个窗口。在风情节期间,灵山每天都举行藏族风情歌舞表演、锅庄舞会、篝火晚会、围脖拔河、赛牦牛、射箭等藏族传统文化活动。在充满高原风情的藏族一条街上,游客不仅可以现场观看藏族传统餐饮手工制作的全过程,还可以品尝到原汁原味的糌粑、酥油茶、人参果粥、手抓肉、藏族烧烤、奶条、酸奶等藏族食物饮品,见到具有浓郁雪域风情的传统手工制品和冬虫夏草等藏药原材料。

【百花山】

百花山位于门头沟区清水镇境内,是北京最高的山峰之一,山顶是平阔的大草甸。每年的7月中旬到8月底间是百花山最美的时候,此时的百花山野花遍野,空气清新,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类型,主要保护对象为温带次生林。截至2013年,保护区植物有140科485属1100余种(含变种等)。其中,特有植物有百花山花楸、百花山柴胡、百花山葡萄、百花山鹅观草、百花山毛苔草五种。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古石海”“冰缘城堡”“冰壁岩柱”等地质奇观。这些地质变迁的古遗迹,形成于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早期。有“天然长城”“母子石”“震山石”“锦簇攒天”以及东梁的“驼峰”“文殊像”等典型的地质景观。

【妙峰山】

妙峰山亦称妙高峰,位于门头沟境内,距市区55千米,海拔1291米,面积20平方千米。妙峰山以古庙、奇松、怪石、异卉而闻名。山上林木葱茏,风景优美,有日出、晚霞、雾凇、山市等时令景观,有品质极佳的玫瑰花。妙峰山各种奇花异卉四季常开,“四面有山皆如画,一年无日不看花”。妙峰山浓聚名山之奇景,汇聚人间福地之精华,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最为著名的有辽代皇家名刹仰山栖隐寺、大云寺等,可谓“山为佛生景,佛为山增色”,二者相得益彰。久负盛名的妙峰山娘娘庙始建于辽代,是明清时期华北地区重要的民俗文化中心。

【九龙山】

九龙山为北京西部重要山峰之一,位于门头沟东部。其山势和缓,岭脊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数千米,远眺似龙状,故得名。九龙山为燕山期以来形成的典型向斜山峰之一。地层由凝灰质砂岩、粉砂岩、砾岩等构成。山麓一带出露古生界二迭系含煤地层,为北京市主要的产煤区,原北京矿务局所辖的“八大煤矿”有五个在九龙山。山区植被以绣线菊、荆条等灌丛为主,顶部及阴坡有人工种植的油松林,北侧沟谷地带产核桃、柿子等。

门头沟的水

门头沟的水域绝大多数属永定河水系,千流万脉汇于一线,由于地形因素,这里的河谷下切作用明显,山高水丽,十分壮美。

【永定河】

永定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天池,是北京最大的一条河流。被誉为“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在东汉时期成书的我国第一部记述江河水系的专著《水经》上就已有记载,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上称之为“灅水”,这是永定河最早的名称。永定河上游称为“桑干河”,在河北省怀来县夹河村,与发源于内蒙古的洋河汇合后,称为永定河。

“永定河”一名确定于清初,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皇帝亲临永定河治河工地视察,竣工之际,赐河名为“永定”,并敕封永定河神,“立庙卢沟桥北,题额建碑,奎文炳耀河神之封”。

历史上,永定河沿线建有多座永定河河神庙,目前,只有门头沟三家店龙王庙内还保存有永定河神的塑像。三家店龙王庙原名龙兴庵,清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后,后改称为龙王庙。到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三家店村“沃野千畴川涂沟浍,灌溉以利民之食其利也久矣”。为了感谢永定河神,当地绅民再次重修龙王庙,“恩报其功”,“利之在人土者人祀之,而利之在我土者我祀之”,此后每年农历六月十三龙王爷生日这天,三家店居民都要进行大规模的祭祀,这一习俗一直延续了200多年。

永定河泥沙含量大,季节流量变化大,伏秋雨季,水脉劲急,常常破堤决堰,涂炭生灵。从金收国元年(1115年)至1949年的835年间,永定河决口、漫溢146次,平均5年就有一次洪灾。明天启六年(1626年)和清康熙七年(1688年)、嘉庆六年(1801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洪水曾多次殃及北京城。自金元以降,对永定河的治理、开发和利用工作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在永定河上游修建了官厅水库、三家店水利枢纽等一系列的水利工程,才真正使永定河变害为利。

门头沟境内永定河上的水利工程,除了前文所述的三家店水利枢纽之外,还有雁翅镇珠窝村西北的珠窝水库。自1968年5月起,门头沟区旅游局将珠窝水库开辟为景区,并定名为“珍珠湖”。湖长9.5千米,湖区呈狭长状,两岸是陡峭的悬崖。湖左右两岸的山势也各具特色,左岸的山峰,奇石林立,千姿百态;右岸的山峰则截然不同,呈层岩状,层峦叠嶂,怪石嶙峋,为典型的台岭结构,左右两山夹持,最窄处仅有120米宽,最宽的地方达480~500米。有山有水的地方才有灵气。有人说珍珠湖是小漓江,有人说它是京西小三峡,更有人说它既有泰山之雄,亦有华山之险,更兼雁荡之幽。

向阳口村位于珍珠湖的上游,这里背风向阳,日照充足,有“向阳口”之称,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永定河流到这里,三九严冬也不结冰,雪下到地上就化成了水。有诗曰:“河边照影行,人在清河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正是这眼前美景的写照。

【清水河】

清水河是永定河在门头沟境内最大的一条支流,也是门头沟第二大河。清水河上源有两支,北支发源于灵山,古称“灵源川”;南支发源于百花山,两支于塔河口汇合,始称清水河。清水河自西向东流,经上清水、下清水、西斋堂、东斋堂、西胡林、东胡林、军响、塔岭沟,到青白口汇入永定河,从西向东纵贯整个斋堂川,在深山中形成了一片比较平坦的河谷。这里是一片适合人类生息的土地,所以斋堂川地区比较大的村子都在清水河两岸。

清水河流域高山绵亘,是北京城天然的屏障,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明代时,在这里先后设立了斋堂仓、斋堂城以及一系列的关口,设立了齐家庄巡检司,清代又驻有平罗营绿营兵。1938年八路军挺进斋堂川,在这里创建了平西抗日根据地,以这里为中心,“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我军的大后方,为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培养了一大批干部。

清水河流域物产丰富,灵水的核桃、火村的红杏、煤窝的土豆、柏峪和龙王村的大杏扁、九龙头的苹果都是“名优特”农产品;河两岸山下埋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曾是斋堂川一带各村的支柱产业。

清水河流域文化底蕴深厚,北京市三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有两个在清水河畔,分别是爨底下和灵水村。大南沟的天仙会(六村联合会)、上下清水村的天仙会以及各村世代传承的民俗,都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清水河的先民馈赠后世的珍贵财富。

斋堂水库是清水河主要的水利工程,位于清水河河谷西斋堂村西南的峡谷处,水库是以防洪为主、兼具供水功能的中型水库,是北京市重要的地表供水水源。库区风景优美,青山如黛,鸟语花香。近年来,白天鹅频频光顾,野鸭及其他水鸟在此筑巢繁衍,给水库带来了勃勃生机。

门头沟的峡

峡谷是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谷地,为V形谷的一种。一般发育在构造运动抬升和谷坡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段。当地面隆起速度与下切同时发生时,易形成峡谷。门头沟多山,因而峡谷也多。峡谷不仅风景独特,而且还是了解地质的大课堂。

【龙门涧】

龙门涧位于门头沟区清水镇燕家台村,距市区90千米,西临灵山,南望京西大花园百花山,北有黄草梁,东近爨底下古村,位置得天独厚。龙门涧全长15千米,地质构造丰富奇特,被学者誉为中国“北方的地质博物馆”。

龙门涧分为东西两涧,有龙门涧大峡谷、鬼谷、悬空寺等自然和人文风光。由于这里聚集了我国几类著名风景区的景色,有“三峡之气势”“桂林之秀美”“匡庐之飞瀑”“黄山之叠泉”,因此,龙门涧得到了诸如“燕京小三峡”“京西小桂林”“京西小黄山”等美誉。进入龙门涧峡谷,两侧山峰对峙,高耸碧空,如斧劈成。涧内泉水涓涓,溪水潺潺。夏日绿枝俏空,冬日崖挂冰凌。这里有将军石、一线天、试剑峰、黑龙潭、听音阁、祭天台等景观。鬼谷幽谧静穆,奇幻莫测。京西悬空寺清风习习,翠柏林立。龙门涧人文底蕴丰富。这里有蚩尤兄弟鏖战的雄魂、大禹治水的旧迹、于谦保卫京师的古战场、尹志平(丘处机的大弟子)督建的庙宇,更有革命英烈为民族解放而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足迹。

【双龙峡】

双龙峡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火村南2.5千米的青山翠谷中,长15千米,老龙窝最高峰海拔1646米。自然形成的25米以上的瀑布两个,10米以下的瀑布不计其数。随山涧自然形成的仙女潭、一线串珠、八仙观洞、响水潭、双龙戏龟、仙女梳头、七音瀑、青蛙石、回音壁、天堂泉等诸多景点和30多个小瀑布布满山涧,形成天河水潭相连的特殊景观。春天来临,冰雪融化,山花盛开;夏天满谷清凉,泉水涌流,古树参天。

双龙峡第一瀑布至第二瀑布的山谷内,沿溪流、山径,藤蔓植物与灌木、乔木纠缠盘结,形成约5千米长的天然植物走廊,郁郁葱葱,号为“藤萝谷”,为双龙峡一大奇观。在峡谷各处还生长着许多具有观赏、药用、经济价值的植物,如软青枣、山桃、映山红、报春、胭脂、丁香、野花椒、玫瑰、绣红菊、黄芩、益母草、六道木、柴胡、桔梗、百合、野草莓等。还有古杨树、古柳,200年的野猕猴桃树,300多种野生药材,古树古藤遮天蔽日,如同到了仙境。

【神泉峡】

神泉峡位于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炭厂村西1千米处,面积约15平方千米。与著名的妙峰山遥相呼应,峡谷曲折蜿蜒,河水悠长碧绿,山崖险峻,森林茂密。泉水与峡谷纵横交错,汇集而下,直入永定河,故名神泉。神泉峡景区原为“城门原始林保护区”,是一片北京郊区少见的原始林地,内有椴木树、青杠子树、杉荆子树、大叶杨树、山葡萄等多种原始树种。近年来,神泉峡近旁的炭厂村栽种了50多公顷杏树,建立了60余公顷的果园,种植苹果、核桃、杏园、樱桃等水果。此外还种植了香椿、红果、海棠、大枣、李子等众多果木树,给神泉峡增添了别样的精致。

古村落文化

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使门头沟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古村落文化”,古村落的建筑遗产、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明清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门头沟现在共有112个古村落和10个中国传统村落,其中有3个村庄不仅入选中国传统村落,还被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爨底下村】

在所有的京西古村落中,最为著名的非爨底下村莫属了。它位列中国第一批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能够得此殊荣,绝非偶然。在经历了数百年的时光打磨后,爨底下村依旧保持了明清民居的原始风貌、传统文化的深刻印迹和山村环境的独特芳香。

从整体格局上看,爨底下村建在峡谷北侧的缓坡上,依山而建,层层升高,民宅排列高低错落有致。民宅以村北龙头山为中心,形成南北轴线,呈扇面状向下延展,布局严谨和谐,灵活多变,井然有序,形散而神聚,使整座村庄建筑构成和谐的整体。村民因地制宜,巧妙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宅基地,将平原地区的大四合院,演变成为独具特色的山地四合院,村中民居整体为坐北朝南,现存院落74个,房689间。现存民宅以清代四合院为主体,兼有少量三合院,但因地形制约,四合院往往并不规则。从高处俯瞰这一片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看似古堡又似山城,仿佛来到了西藏的布达拉宫。70余座灵巧多变的山地四合院沿山势高低分台而筑,层层叠叠,朴实厚拙;峦石原木建造的房屋、山石铺砌的陡峭台阶和街巷与青山相融。村中门楼等级严格,门墩雕刻精美,砖雕影壁独具匠心,壁画楹联比比皆是。

爨底下村是明代驻守爨里口的军士后裔繁衍而成的村庄,是典型的军户村。该村村民全都姓韩,是一座典型的家族聚居的村落。据韩门家谱记有“福、景、自、守、玉、有、明(奉)、万、宏、思、义、臣、晓、怀、孟、永、茂、广、连、文”二十代辈分,现已传到“茂”字辈。如按30年一代人推算,该村已有近500年的建村历史,与明代移民的传说不谋而合。

历史上,爨底下古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同时,也利用自己在京西古道上的地理优势发展商业。古村地处北京通往塞北草原的古道之上,关外的大量物产如宣化一带的粮食、塞北的毛皮等常经此地运往京城。至清朝康乾时期,爨底下村已有八家买卖商铺、三四家骡马店等,形成了农、商结合的经济结构。

灵水村是一个以科甲而著称的古村。在1300年的中国科举历史上,举人、进士等高级仕宦阶层在这样一个小山村以极高的密度出现,使灵水村形成了崇文重教的优秀文化传统,也造成这里儒生多、商贾多、官宦多、名仕多的“四多”奇观。民国初年,这里还走出了6名燕京大学毕业生。正因如此,灵水村被誉为“京西灵水举人村”,入选了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灵水村的建村时间虽无确切的文字记载,但根据考据可断定,早在辽统和十年(992年),灵水村就已经存在了,其历史极为悠久。灵水村还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传统和健康的民俗风习,其民风淳朴敦诚,热情好客;村民喜好诗文,流传久远的“九曲黄河灯”是灵水人的拿手游艺项目;三百多年的“秋粥节”保留至今——此节是该村为纪念本村刘姓举人赈灾赊粮的义举而创立的,也由此而演变为现今的“举人文化节”。

宗教文化

宗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意识、民族文化有着广泛而紧密的关系。作为宗教祭祀场所的寺庙、宫观、教堂,从建筑、美术、音乐、民俗等方面反映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门头沟千百年来一直是京畿重地,是农耕、游牧、渔猎文明交流融合的前沿地带。多种宗教在这里留下踪迹,特别是佛教、道教以及民间传统信仰,乃至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印记。

【潭柘寺】

门头沟区是北京地区传入佛教最早的地方,历史上最主要的宗教就是佛教。潭柘寺是北京修建最早的佛寺之一。

潭柘寺位于门头沟区潭柘寺镇西北部,与108国道相连。它始建于西晋,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寺庙,在北京民间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潭柘寺原名嘉福寺,唐代改称龙泉寺,之后寺名多次更改。明代时先后恢复了龙泉寺、嘉福寺的旧称,清代康熙皇帝赐名“岫云禅寺”。因为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之为“潭柘寺”。

潭柘寺坐北朝南,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形环护。这九座山峰从东往西依次为:回龙峰、虎踞峰、捧日峰、紫翠峰、集云峰、璎珞峰、架月峰、象王峰和莲花峰。九座山峰宛如九条巨龙拱卫着中间的宝珠峰,规模宏大的潭柘寺在宝珠峰的南麓依山而建。高大的山峰能够阻挡冬季西北方袭来的寒流,使潭柘寺所在之处的气候相对温和,因而这里植被繁茂,古树名花数量众多,环境极为优美。

金代,北方佛教大兴,潭柘寺也逐渐兴盛起来。金熙宗完颜亶于皇统元年(1141年)到潭柘寺进香礼佛,并拨款修寺。这是第一位到潭柘寺进香礼佛的皇帝,开帝王进潭柘寺礼佛之先例。这对于提高潭柘寺的地位,繁盛其香火,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个佛教兴盛的时代,潭柘寺先后出现了以广慧通理禅师开性为代表的数位佛教临济宗大师,大大提高了寺院的声望。

明代,潭柘寺在历史的转折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寺内名僧道衍(姚广孝)辅佐燕王朱棣夺取了帝位,官封太子少师,功成名就后,道衍辞官,返回潭柘寺隐居修行,已成为永乐皇帝的朱棣曾来潭柘寺看望他。宣德二年(1427年),朱棣的孙子宣德皇帝命著名的高僧达观任潭柘寺住持,并亲赐寺名“龙泉寺”。

清代是潭柘寺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皇帝钦命广济寺住持律宗大师震寰和尚为潭柘寺住持,并于当年秋天到潭柘寺进香礼佛。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皇帝拨库银1万两,整修潭柘寺。在震寰和尚的主持下,历时两年,整修殿堂300余间。康熙皇帝后来又先后两次到潭柘寺进香礼佛,并赏银赐物,题写匾联。

【戒台寺】

戒台寺位于门头沟区马鞍山麓,地处平原与山区交界之处,西倚极乐峰,南依六国岭,北邻石龙山,东望北京城。寺院坐西朝东,海拔300多米,建筑面积8392平方米。整座寺院既有北方寺庙巍峨宏大的气势,又有江南园林清幽秀雅的格调,深蕴厚重的宗教文化内涵,兼具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观,不仅是中国汉传佛教一座著名的寺院,同时也是京畿腹地一处声名远播的名胜。

戒台寺原名慧聚寺,始建于隋开皇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隋朝末年,佛学大师智周和尚因厌倦了尘世喧嚣,于是来到慧聚寺隐居静修,并整修和扩建寺院。几年后,应弟子之请,智周外出讲经说法,于唐武德五年(622年)圆寂。智周和尚对寺院以后的发展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后世尊其为戒台寺的开山祖师。

辽代是戒台寺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辽道宗咸雍初年著名的佛教律宗大师法均和尚来到了慧聚寺,带领自己的弟子广募资财,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对寺院进行了整修和扩建,并于咸雍六年(1070年)四月,建造了一座供说法传戒的大戒坛,与福建泉州开元寺、浙江杭州昭庆寺的戒坛合称为“全国三大戒坛”,而戒台寺戒坛规模又居三座戒坛之首,故有“天下第一坛”之称。戒坛的建成基本上奠定了戒台寺今天的格局。

戒坛建成后,法均和尚开坛演戒,讲经说法,广度僧俗。由于法均大师在当时燕京的佛教界有着极高的声誉,因而慧聚寺开坛演戒、讲经说法之事迅速传遍了燕京以及全辽各地,成了轰动一时的佛门盛事,戒台寺也因此而声名远播。各地百姓纷纷前来听讲求戒,“来者如云,官莫可御”,戒台寺在当时成为众心所向的佛门圣地。

当年岁末,以笃佛和仰慕汉文化闻名的辽道宗召见法均大师,请其在内廷讲经说法,更重要的是,道宗把自己亲手抄写的金字《大乘三聚戒本》授予了法均,并封其为“崇禄大夫、守司空”的高官显爵。这件御制戒本被佛教界公认为是律宗正统代表的信物,其持有者是律宗学派的当然领袖,因而《大乘三聚戒本》就成为戒台寺住持坛主历代相传的“镇寺之宝”,同时也奠定了戒台寺成为当时我国北方佛教最高学府和律宗圣地的崇高地位,戒台寺也因此声望日隆,香火繁盛。

明代以后,戒台寺开坛受戒必须持有皇帝的敕谕,地位之尊崇无以复加,明英宗时为戒台寺赐名为“万寿禅寺”。清代是戒台寺历史上又一个重要的时期,康熙、乾隆等皇帝多次来戒台寺进香,赏银赐物,题写匾联。康熙皇帝亲笔撰写了《万寿戒坛碑记》,镌刻成碑,立于寺中;清乾隆皇帝有《初至戒台六韵》一诗,这座寺院于是就有了今日“戒台寺”之名。

光绪十年(1884年),恭亲王奕在跟慈禧太后争夺权势失利后,来到戒台寺“养疾避难”。在此期间,奕出资整修了北宫院(牡丹院)、千佛阁、五百罗汉堂,并为戒台寺赎回了一座庄园。奕在戒台寺留住长达十年之久,虽是“养疾避难”,客观上也对保护寺院、吸引布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戒台寺以“戒坛、奇松、古洞”著称于世。戒台寺的古树名木甚多,仅国家级保护古树就有88棵,以古松最负盛名。这些古松或经人工修整,或自然天成,经过了千百年风霜雪雨,形成了各种奇特的造型,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成为历代文人雅士赞咏的对象。戒台寺后山为石灰岩构造,在岩溶作用下,形成了许多溶洞,洞中的石钟乳、石笋构成了千奇百怪、美不胜收的奇观,为北方少有。其中一部分洞穴被开辟成了石窟寺,是高僧静修的地方。

【灵岳寺】

灵岳寺坐落于门头沟区斋堂镇北部的山前坡地,创建于唐贞观年间。“斋堂”这个名字就源于历史上香客们来灵岳寺进香后在山脚下聚居形成的聚落。故民间谣传“先有灵岳寺,后有斋堂城”。

灵岳寺保存格局完整,是门头沟西部深山区最大的寺庙。寺院坐北朝南,虽体量较小,但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两厢配殿和钟鼓楼等殿阁楼宇一应俱全。全院方砖铺地,形成了一处完整的四合院。天王殿虽经多次重修,但仍保留着元代的建筑手法。大雄宝殿为单檐庑殿顶调大脊样式,檐下双昂五彩斗拱,拱眼壁为彩绘佛像。

【仰山栖隐寺】

仰山栖隐寺位于妙峰山镇樱桃沟村北的仰山上,始建于唐末,初名“仰山院”。辽代时仰山院扩建,改称为栖隐寺,是当时编印《契丹藏》的重要场所。金代,金章宗不仅赐钱造像、修缮殿宇,而且多次前往进香礼佛。当时金章宗在中都以西建“八大水院”,作为自己游玩时的行宫。栖隐寺就是当时的“八大水院”之一,名为“灵水院”。当时栖隐寺的住持是万松行秀大师,他是曹洞宗的领袖,后来被尊为当时中国北方佛教的领袖,在佛教界拥有崇高的地位。

万松行秀的俗家弟子耶律楚材是元朝的开国功臣,官至中书令。万松行秀曾教导他,要“以儒治国,以佛治心”。元朝入主中原后,耶律楚材倡行汉法,保境安民,是元朝一系列国家典章制度的重要奠基人,为中原先进文化的存续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家店龙王庙】

三家店村位于永定河冲积扇的顶端。龙王庙在村西头,坐东朝西,面向永定河。龙王庙建于明代,清代重修。据庙内清顺治二年(1645年)碑文记载,在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山西人侯印迁居到此,购买了一片河滩地,通过引永定河水灌溉和辛勤耕耘,使这片荒河滩变成了肥沃的良田。为了感谢永定河的恩惠,他发起募捐,兴建了“龙兴庵”,供奉龙王和永定河神。此后,侯姓的后人多次对龙王庙进行修缮。清乾隆七年(1742年),龙兴庵改称龙王庙。

龙王庙占地2400多平方米,三合院结构,格局小巧精致。山门镶有“古刹龙王庙”琉璃门额,门楼后面是抱厦。正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大殿龛台上供奉着五尊龙神坐像,左边的四尊是东南西北四海龙王,右边的一尊是永定河神,这尊河神像为清乾隆二年(1737年)所塑,神像为明代帝王装束,是北京地区仅存的一尊永定河河神像,极具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

民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西太平鼓

太平鼓是一项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民间表演艺术。它是一种以单面鼓为道具,以《太平年》为演唱曲调,以祈求太平为理念,以欢乐为目的的民间舞蹈艺术,广泛流行于北京、河北、东北等地区。

太平鼓最早源于古代巫术的祭祀仪式。在汉族居住地区,以单面鼓为道具的舞蹈形式最早就应用于驱鬼或祭祀的仪式之中。考古工作者曾在唐代墓穴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一种鼓,其样式就很类似于今天的太平鼓。这说明在唐代时已经出现了太平鼓这种艺术形式的雏形。

这种以单面鼓为道具的舞蹈在宋代被称为“打断”。打断是当时巫师驱鬼的一种方式。到了明代,这种鼓已经基本上脱离了巫术的驱鬼跳神仪式,而发展成为一种民间舞蹈,并在北京地区广泛流传。明代的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童子挝鼓,傍夕向晓,曰太平鼓。”这种日夜玩鼓的情形反映了明代太平鼓艺术的成熟与普及。

清代时,太平鼓吸收了满族萨满教“跳神”的一些舞蹈因素,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逐渐成为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太平鼓艺术。

清朝康熙年间,太平鼓开始普遍流行于门头沟的煤矿工人和脚夫阶层之中。门头沟区玩鼓的人越来越多,流传地区也越来越广泛,从东部的永定河边到西部的长城沿线,从平原到山区,几乎每个村庄都有打太平鼓的习俗,流传至今,鼓声不息。

清末,太平鼓已成为妇女专有的娱乐形式,男子极少打鼓。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女人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因而她们只在自家的庭院里结伴玩耍太平鼓。在日伪时期,太平鼓更是销声匿迹。

1949年新中国成立,获得了翻身解放的门头沟人民欢欣鼓舞。太平鼓艺人们走出了庭院,来到大街上,加入到游行的队伍之中,使得游行队伍也更加壮观。据老人们讲,当时的门头沟圈门以东的大街上,游行队伍排满了整条大街。在太平鼓表演的队伍中,多见五六十岁的大妈。在改天换地的时刻,数十年的阴霾一扫而光,妇女们身着新装,兴高采烈,翩翩起舞,尽情欢乐。这是自清末以来太平鼓走出庭院的第一次尝试,也是太平鼓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步,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节点。

经过专业文艺工作者以及广大民间艺人的艰苦工作和不懈努力,门头沟太平鼓这一民间艺术被发掘、整理,使其得以新生,并且发扬光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门头沟太平鼓先后参加了国庆35周年庆典、北京亚运会开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等众多大型演出,并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千军台、庄户古幡会

千军台和庄户两村相邻,两村的古幡会原名为“天人吉祥圣会”,约成立于明嘉靖年间,是为了到妙峰山进香而成立的“武香会”。天人吉祥会由多个会档组成,计有幡会、小车会、地秧歌会、狮子会、大鼓会、音乐班、吹乐、打乐、跑驴、旱船等。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幡会在千军台村举办,次日在庄户村举办。一般活动进行时间为下午4时。旧时幡会由千军台、庄户、板桥三村共同举办。因三村处于同一条山峡间,之间各相距1.5千米整,故有最西部千军台村称龙头,庄户称龙身,板桥村称龙尾的说法,后板桥村因故退出。

下午4时前,主方的旗幡及各种行当早早来到村口,旗幡一字排列,静静恭候客方的到来。两村旗幡均以背面相向,立定放置于地,当客村会头与主村会头相见后,互致问候。二位会头命令“响锣”,于是两面大锣一齐击响。锣声是幡旗擎起的信号,也是各会档活动全部开始的命令。顿时鼓乐齐奏,如春雷动地。全部幡旗高高擎起,按照早已规定好的编排顺序组合为一个整体。擎幡者跳动着豪迈的步伐,循着鼓乐歌吹的节拍,载歌载舞。幡旗表演队列长达数百米,全部活动需500人担当各种职事,喧嚣热闹,气势磅礴。

龙泉务大鼓会

龙泉务大鼓会全称为“龙泉务童子大鼓老会”,成立于1934年,是龙泉务村民自演自乐、自行筹办的民间艺术团体。当时大家凑钱,请造鼓匠做了8面大鼓、30副花钹,邀请下苇甸村大鼓会老艺人张清传授技艺。从1934年成立到现在,童子大鼓会共有8代传承,龙泉务村的这一会档基本上保存了下来。

童子大鼓会的表演是由打大鼓和打锅子(钹)两部分人员完成,有详细的走会队伍排列顺序、表演套路、大鼓鼓点传承。正常表演为8个小伙敲打8面大鼓,12个儿童身穿彩衣击打12副铜钹,表演各种武术动作。表演时鼓声咚咚,震耳欲聋,声传数里之外。场面壮观激昂,让人精神振奋。锅子鼓点气势磅礴,节奏紧密,表演生动自然;童子摆出各种造型,生机勃勃。

新中国成立前,大鼓会一般在春节、庙会期间表演,农民为酬神、祈雨、庆丰收,也组织表演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大鼓会曾多次参加区里组织的活动。龙泉务村童子大鼓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琉璃渠五虎少林会

琉璃渠五虎少林会不仅是京西著名的会档,还是琉璃渠村的民间体育组织。

琉璃渠村盛产琉璃。琉璃窑厂的工人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有不少人能够使拳弄棒。在工余时间,他们经常聚集在一起进行锻炼切磋,拳来脚去,引来大批村中少年进行围观。时间长了,少年们就和窑厂的工人们相熟,耳濡目染,逐渐在琉璃渠村形成了一个自发的群众习武团体。每逢年节,他们就到村里以及邻村进行表演,不仅参加当地的妙峰山庙会、九龙山庙会的走会活动,而且还去涿州药王庙进香。这些活动为日后村里成立五虎少林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0年,琉璃渠村五虎少林会成立。五虎少林会表演项目以“五虎棍”为主,有“文场”进行伴奏。在武术表演方面,他们所演练的器械有单刀、枪、剑、棍、春秋刀、双手带、月牙铲、单戟、双戟、方天画戟、斧、双斧、矛、四镜、月牙剑、护手双钩、匕首、拐子、三方杖、牛心拐、三尖两刃刀、七节鞭等。

五虎棍表演的是赵匡胤大战“董家五虎”的故事。一般由7个人表演,因“董家五虎”都使齐眉棍,故而称为“五虎棍”。五虎少林会组织的成立,为琉璃渠村爱好武术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民国年间,宛平县给了他们一个官方的名分,叫作“商团保甲”,让他们担负起维护本村治安的职责,后来他们又被称为“北平国术馆琉璃渠村第三分社”,五虎少林会成为了正式的民间体育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