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云

搜索热词:

当前位置:当代地名 / 行政区划 / 地级行政区 / 详情

德州市

 2104

 收藏

德州,简称“德”,古称安德,是山东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冀鲁交界地区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基地。德州总面积10356平方千米下辖2个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常住人口为5611194人。德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西北部、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季风影响显著,四季分明、冷热干湿界限明显。

地名类型地级行政区
别名安德、德县
拼音Dezhou Shi
行政区划

山东省-德州市

地址德城区东风东路1566号
标签
地名映像

德水安澜

德州地处黄河故道,德州之『德』源于『德水』,『德水』为秦代黄河别称。德州地居黄河冲积平原,因黄河而生;德州位于运河之畔,因运河而兴。南北大运河为德州的城市历史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形成了兼容并包、独具特色的运河风情和地方文化。

神京门户

金代以降,德州一直是幽燕京畿之地的南方门户,扼漕运之咽喉,为『京畿达九省御路』所必经,有『九达天衢』之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明朝在德州设立德州卫与德州左卫,屯宿重兵,屏藩京师,故德州有『神京门户』之称。

德州扒鸡

德州扒鸡是久负盛名的地方美食,形色兼优、五香脱骨、肉嫩味纯。德州扒鸡孕育于清代繁荣的运河城市经济之中,随着近代铁路的开通,扒鸡业进入了鼎盛时期,成为享誉天下的美食。

德州杂技

『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若论耍玩意,人人有一手』,这是杂技艺术之乡德州宁津的真实写照。杂技源于古冀州的蚩尤戏,伴随京杭运河的繁华而发展、成熟,在今天更是享誉海内外。艺人们走南闯北,在国内外的演出深受观众及业内人士赞誉。

新能源之都

在德州,从市井巷陌到工厂园区,太阳能的利用超乎人们的想象。『绿色生活、绿色发展』的理念深深扎根在德州的大地上。德州入选首批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成为一座因太阳能而改变的『新能源之都』。

地名的含义

“追求最高品德,接受道德熏陶,重以明德”,体现了中华文化主流价值观的治国理政思路。

地名的来历

一说德州之“德”源于“德水”。德水为古黄河别名,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更河名曰“德水”,以为水德之瑞。汉置安德郡,意在“以其德水安澜耳”。另一说据明万历《德州志》载:“德为名者,因齐俗夸侈,欲更化而振德也。”德州因德而名。

地名的历史沿革

隋开皇三年(583)废安德郡,九年改平原郡为德州,大业初复为平原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德州,属河北道。宋属河北东路。金属山东西路。元直隶中书省。明降州为三级政区。洪武七年(1374)徙州治于废陵县城(今德州市),领德平、平原2县,属济南府。清改为散州,直属济南府。

1914年分属山东省济南、东临、直隶省津海等道。

1928年废道,除庆云、宁津2县属河北省外,其它各县均直属山东省。

1937年除宁津、庆云属河北省、 商河属第五专区外,大部分县属第四专区。

1938年庆云、宁津、乐陵等县属冀南行政区第六专区。

1940年平原、禹城(津浦铁路以东)、齐河(津浦铁路以西)、德县、陵县、临邑、德平、济阳等县属冀南行政区第七专区,商河、庆云等县属第八专区。

1941年各县分属冀鲁边行政区第一、二、三专区。

1944年冀鲁边区与清河行政区合并为渤海行政区,各县分属渤海行政区第一、二、三专区。

1949年属渤海行政区泺北、沧南2专区。

1950年置德州专区。

1952年东光、吴桥、宁津、庆云、盐山、南皮6县划归河北省;恩县、武城、夏津3县划入。

1956年撤销。

1961年复置。

1965年宁津、庆云复自河北省划入。

1967年更今名。

1989年济阳、商河2县划归济南市。

1994年12月原德州市改为德城区,德州地区改置地级市。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德州位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耕地资源丰富,河道众多,基本形成了干支相通、流域相连、能排能调的河流水利系统,优良的水、土资源为德州的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矿产资源

德州能源矿产以地热、煤炭、石油等较为突出。全市均有地热资源分布,储量居山东省前列;邻近胜利油田核心区域,石油、天然气资源较丰富;齐河、禹城煤层发育,属黄河北岸煤田。

 

经济概况

德州市经济基础良好,发展迅速。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是京津地区重要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工业门类齐全、产业特色鲜明,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钢铁、纺织服装、水泥建材、医药制造以及体育、娱乐用品制造业等主导产业不断壮大。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风生水起,发展前景广阔。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德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黄河下游冲积平原,是山东省的西北大门。北以漳卫新河为界,与河北省沧州市为邻;西以卫运河为界,与河北省衡水市毗连;西南与聊城市接壤;南隔黄河与济南市相望;东邻滨州市。全市总面积 10356 平方千米。

S002_002_001_002.jpg

地形地貌

德州市为黄河冲积平原地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原起伏不平,岗、坡、洼相间分布。岗地约占三分之一,坡地占一半以上,其余为洼地。

S002_003_001_002.jpg
气候

德州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冷热干湿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回暖快,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冬季寒冷少雪干燥。

人口和民族

截至2018 年底,德州市常住人口581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31.23 万人,农村人口249.77 万人。

 
历史人文

历史事件
千里通波

如果说禹疏九河为德州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历史基础,那么隋代开凿的永济渠则决定了隋以后1300 年德州的历史走向。

隋炀帝为巩固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大兴民役,开凿以都城洛阳为中心,南到余杭(今杭州)、北达涿郡(今北京)的大运河。其中,南起黄河、北通涿郡的永济渠全长近1000 千米,是隋大运河最长的河段,其河道走向与今日的卫河基本一致,皆经过今德州城畔。永济渠促进了其沿岸经济文化的发展,德州的运河文明也由此拉开了序幕。永济渠开凿后不久,德州就走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名可考的状元——孙伏伽,在中国典章制度和文化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运河的开凿虽然有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但在当时却加剧了人民的负担,刺激了隋炀帝好大喜功的政治欲望,最终导致华北地区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隋大起义,其中就包括生于今德州武城的窦建德、刘黑闼等领导的反隋斗争。

永济渠是中央王朝从华北平原攫取物力的膏脂之河,也是中央王朝为了防备东北边患,向燕山辽海边防大军输送给养的动脉,“国家平日聚江淮河南钱帛于彼以赡北军”。唐王朝依靠这条动脉中泵出的不竭物力,彻底击败了中原王朝三百年的心腹大患高句丽,初定了后世东北亚的文明格局,但也养肥了边军藩镇的野心。

唐天宝十三年(754 年),遭杨国忠排挤而左迁平原郡(德州)的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察知安禄山反状,遣使入朝密奏,并预为战备。安禄山遣判官平冽巡视平原,颜真卿与之同游东方朔祠,正书并篆额晋文学家夏侯湛颂扬东方朔的赞文,是为稀世国宝《东方先生画赞碑》。颜真卿碑文字体神明焕发,平整峻峭,浑厚雄健,气势磅礴,已确立了“颜体”风格。次年,渔阳鼙鼓动地来,安史叛军进攻平原郡,颜真卿不畏强敌,固守城池,联合河北义军平叛,其气节与书法一同流芳后世。

北宋时,永济渠被称为御河。宋无燕云之险,唯御河供养的河北诸军可资依凭。金人灭辽驱宋,入主中原,以原辽南京(今北京)为中都,大力经营河北,以幽燕为堂奥,以河洛为门庭,御河首尾相易,成为京畿腹里的经济命脉。金人在将陵县(今德州)建仓廒,储备河北、山东诸州漕粮,码头、集镇渐兴,“神京门户”也由此发端。

元代改金中都为大都,北京开始成为统一王朝的都城。为了便利南北漕运,元朝在前代大运河基础上加以疏浚,又划直南北漕运路线,开凿了纵贯今山东西部的会通河,基本形成了后世京杭大运河的河道走向。将陵“扼御河之要冲”,成为贯穿南北的枢纽。元朝在运河西岸建立规模宏大的官仓,将将陵县升格为陵州。

经历元末丧乱之后,明初统治者省并元朝繁复的政区建置,将德州州治移至水陆要冲陵州,而将原德州(今陵城区)改为陵县,此即“德陵互易”。“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天子守边”,都于北京。为维持都城及边军给养,明廷再开南北漕运,疏浚会通河,在德州大建仓储,积聚漕粮,又屯宿重兵守备,先后设德州卫与德州左卫,德州始有“神京门户”之称,号称“京畿达九省御路”,是当之无愧的“九达天衢”。每当漕运繁忙季节,运河上“帆樯如林,百货山积”,运河两岸“市肆栉比,绵亘数十里”,城内“大聚四方之奇货于游市,号为百商之渊”。

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明清德州“人文飙起,名卿蝉联,实甲山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文化昌盛局面,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市井文化,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在此汇聚,形成了兼容并包、独具特色的运河风情。明永乐十五年(1417 年),苏禄国东王朝贡明朝,返回时殁于德州,明廷在德州城北为其造陵,许其王族留居中国。其后人长029居德州,久沐华风,融入本地的回族,反映出运河古城的厚德与包容。

清代,清廷于德州城中特辟一区,驻满洲旗兵于内,监督漕运、守备仓储、控扼要害,形成了作为全国20 多座“驻防城”之一的德州“满城”。康熙、乾隆二帝多次南巡并在德州驻跸,对德州多有赞誉。其中,康熙帝先后7 次驻跸德州,题有《次德州即事》《德州》等诗。乾隆帝在德州修建行宫,先后20 次驻跸德州,凭吊古迹、视察河工, 031并留下诗作数十首,如《驻跸德州题董子祠》《过德州》《过运河》等。从康乾二帝诗作中,可一窥清前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亦可领略德州运河名城的风情。

19 世纪中期,运河废坏,漕运多由海上进行,德州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然而,随着近代化历史潮流的临近,新的历史剧变正在酝酿。

十里靴城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诏令“天下都司卫所筑城”。德州卫都督张文杰、指挥徐福于洪武三十年(1397 年)在运河以东建德州卫砖城,范围在今德州市区西至迎宾路、南至东方红路、东至新湖北路、北至共青团路的区域内,轮廓呈鞋底朝北、脚尖朝西的靴子形,故有“靴子城”之名。

德州城为什么会修建成靴子形,而不是常见的矩形?这个问题至今仍能引起颇多的讨论和猜测,民间常有“风水说”“五行说”“星斗说”等解释附会。不过,德州城修成靴形的主要原因还是“依河顺势”,靴子城倾斜的靴底、靴尖就是沿着新旧运河河道的走向建成的。

据记载,该城周长为十里零一百八十步(近6000 米),基本符合明代“九里州城”规格。其占地“四十六顷八十四亩”,其墙高三丈七尺(11.84 米),厚三丈(9.6 米),城壕深一丈(3.2 米),宽十五丈(48米)。城垛2527 个,城铺67 座(住守城士兵),城东南、北小楼2 座(每座8 间,储兵器)。城有五门,东为长乐门,南曰朝阳门,西为定边门,西北为广川门,北曰拱极门。增设德州左卫时,两卫以今日的建设街和勤奋街一线为界划分南北,德州卫管理北半部,左卫管理南半部。城内059居住者全是军户,“事无大小,指挥镇抚治之,州牧不与焉”。永乐九年(1411 年),德州知州何原移德州州治于卫城内,该城才变成州、卫同城而治。

正统十四年(1449 年)“土木之变”,蒙古军入寇京畿,明廷基于仓廒安全考虑,将德州水次仓连同预备仓等粮仓一并移入德州城内。德州的管仓衙门户部分司设在南门内东侧的显要位置。预备仓移于城内后分为2 仓,移西门者,曰常丰仓;移城隍庙者,曰预备仓。崇祯元年(1628 年),常丰仓遭遇火灾,仓项归并德州水次仓,原水次仓改名“常德仓”,并开始担负支发驻防兵及运军月粮的任务。

正德五年(1510 年)十月,为防备刘六、刘七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德州知州宁河下令让州民入居城内,德州城自此便形成了军民同城而居的格局。后来,随着城市经济功能的不断提升、军事防御功能的相对减弱,德州城市的修缮、管理逐渐由州来承担,卫城逐渐变成了州城,其城池的范围、规制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

清代德州仓储的规模和面积较明朝有所增大,一方面,清朝废除了早已废坏不堪的卫所制度,另一方面又在德州驻扎500 满洲旗兵,安置于建设街和勤奋街一线以南的区域,设定界址以别军民,旗兵兵饷因由常德仓发放,故名“常德兵米”。遇有战事,旗兵调往全国各地作战,战事过后即回德州。有清一代,山东的旗兵驻防城仅有青州与德州两地,这种独特的军事设置再次体现了德州在山东地区军事地理上的重要性。

历史人物

【刘淑度】

刘淑度(1899—1985 年),名师仪,德城区人,我国著名篆刻家。她潜心于篆刻艺术,成就斐然。1927 年9 月拜齐白石为师,技艺大进。1929 年秋,齐白石赞誉她“吾弟子数年来技艺大进,与吾乱真”“已成女子篆刻家先驱”。她追随齐白石15 年,得其真传又发挥创造,成为拥有千石的篆刻大家。

【邓广铭】

邓广铭(1907—1998 年),临邑人,宋史专家。1936 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后担任复旦大学史地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以及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等职。他治学严谨,学术领域宽阔,勇于探索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学术文化史各方面的重大课题,精于撰写历史人物传记,在古籍整理方面,亦有精深的研究,因在宋史方面超越前人的成就,成为宋史学界的一代宗师。

【齐思和】

齐思和(1907—1980 年),字致中,宁津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1931 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后赴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西洋史。1935年回国,先后在北平师范大学、燕京大学等校历史系任教授。后又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古代史教研室主任等职。他毕生从事历史学的教学和研究,研究领域广泛,对先秦史和世界中世纪史造诣颇深,著有《中国史探研》《世界中世纪史讲义》《史学概论讲义》等多部学术著作。

【侯仁之】

侯仁之(1911—2013 年),恩县(现平原县恩城镇)人,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0 年,侯仁之发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第一次在中国从理论上阐明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的区别及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和任务,率先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1952 年,侯仁之在北京大学正式开设中国第一个“历史地理学”专业,主编有《北京历史地图集》等,他还是“中国申遗第一人”。

【时传祥】

时传祥(1915—1975 年),齐河人,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4岁流落到北京一家私人粪场做掏粪工,饱受压迫与盘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人阶级当家做主使他扬眉吐气,他以身作则,以苦为乐,任劳任怨,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54 年,他被评为先进生产者。1956 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 年,时传祥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获得了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任继愈】

任继愈(1916—2009 年),平原人,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致力于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佛教史和中国哲学史,专著有《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中国哲学史论》,主编有《中国哲学史简编》《中国哲学史》《中国佛教史》等。他对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王浩】

王浩(1921—1995 年),齐河人。著名美籍华裔数理逻辑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他毕业于西南联大,获哈佛大学博士,先后任教于哈佛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牛津大学,兼任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教授等职,并在剑桥大学、IBM 研究中心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从事研究,他殚精竭虑,献身科学, 发表100 多篇学术论文,著有《集合率的公理体系》《数理逻辑概论》《从数学到哲学》等,获“数学定理自动化证明里程碑奖”。

【邓友梅】

邓友梅(1931— ),平原人。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著名作家。曾连续五年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其代表作《那五》《烟壶》,取材于旗人的故事,以独特的视角、平实的语言描绘出旗人的生活画卷,给人以历史的感悟和现实的启示。被誉为当代“京味儿派”小说代表人物。

民间传说
四女仁泽

四女寺位于武城县城东北20 千米处,北邻德州城区,是德州市的一个卫星城镇。据民间俗传,四女寺汉时名为安乐镇,镇中傅氏夫妇有四女、无男儿,四女奉亲至孝,矢志不嫁,各植一槐,盟誓“槐枯则嫁,荣则留”。为争养双亲,四女各自暗中用热水浇沃她人之槐,却不料热水浇槐槐愈茂,结果四槐繁茂异常,四女同室事亲,最终举家超升,修道成仙。后人为纪念四女,建祠树碑,“四女寺”之名沿传至今。

名胜古迹

运河故道

德州境内的京杭大运河景观保存完好,人文景观和古遗址众多,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是跳动和流淌着的德州史诗。其中,南运河河道与堤坝、古代水利工程遗存以及现代水利工程景观又是南运河德州段中最靓丽之处。

今南运河德州段始凿于隋朝,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河道,其首尾直线距离为25 千米,落差3 米。古人顺应冲积平原上河流天然蜿蜒曲折的河性,有意识地在此河段“做弯”,布局了众多弯道,把河道实际长度延长到45 千米,又建造各种形式的拦河堤坝,大大降低了河道纵比降。“九曲十八弯”的龙形河道,虽然延长了行船时间,但有效减缓了水流速度,确保了行船的安全可控。河水在河道内滞留的时间延长,有利于充分利用枯水期有限的水源,避免浅涩难行的情况发生。夏秋季节,旱涝急转等情况时有发生,蜿蜒漫长的河道也为消纳迟滞迅疾的洪水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蓄洪以济运,化害为利,这是人工做弯的又一个妙处。

除了做弯,前人又对河道进行了“挑直”工程。挑直主要集中在南运河德州城区段,此段紧邻德州古城西垣,蜿蜒的河道妨碍了德州城市向西的扩展,有时洪水还会危及德州城的安全,尤其是靠近城池的河湾,流水日久,有浸泡淘刷城址之虞,于城居不利,而且邻近运河的城西南部有仓廒重地,水浸妨害国储,故河湾不宜近城。600 年来,为保障城居,前人在城区段河道共进行过5 次挑直,河道不断西移。这5 次分别为:明洪武三十年(1397 年)截运河河道建“靴子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进行第二次挑直;清雍正十二年(1734 年)进行第三次挑直;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 年)进行第四次挑直;1951 年春,德州市人民政府又组织力量进行了第五次挑直。

在冲积平原上,堤防是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伴河而生的重要人文景观。堤防的主要作用在于约束河道,一可防止河水满溢成灾,二可“束水攻沙”,保养河道。明代水利专家潘季驯总结治河经验时指出“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水合则势猛,势猛则沙刷,沙刷则河深……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于两旁,则必直刷乎河底”。以堤防将河道约束修窄,可以集中水势、加快水流,冲刷河道淤物,防止河道淤堵。为使堤防牢固可靠,明清时有专职护堤人员巡查维护。此外,堤坝上又遍植柳树,既可以利用树木根系盘固堤基,又能在修治河道时就地取树枝为材,配以苇、秸和土石,构筑埽工,堵口培堤。南运河德州段的堤防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运河古韵和原生态特色。放眼望去,堤防走向依河就势,曲折有情,堤上草木繁茂,古树交荫,称得上是一条壮观的绿色走廊。

码头,又称渡头,是由岸边伸向水中的长堤。德州深处冲积平原腹地,石材稀缺,古码头多为木制。明清德州城区运河有上码头、北厂两处码头。清末民初时,德州有水营、桥口、福记、桑园等4 处码头。因德州堤坝全是土质,故码头易修,只要在水中打进2 根木柱,再用一根结实的横木或板材连接起来,横上木板连接河岸即可。船只靠近木柱,就可装卸驳运。由于拆装方便,所以历史上的许多码头并未被刻意保留,故今天很难见到旧时的码头遗址了。

2014 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天人合一、构思精巧的南运河德州段顺理成章地成为其中一处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

四女仁泽

四女寺位于武城县城东北20 千米处,北邻德州城区,是德州市的一个卫星城镇。据民间俗传,四女寺汉时名为安乐镇,镇中傅氏夫妇有四女、无男儿,四女奉亲至孝,矢志不嫁,各植一槐,盟誓“槐枯则嫁,荣则留”。为争养双亲,四女各自暗中用热水浇沃她人之槐,却不料热水浇槐槐愈茂,结果四槐繁茂异常,四女同室事亲,最终举家超升,修道成仙。后人为纪念四女,建祠树碑,“四女寺”之名沿传至今。

隋唐以降,四女古镇扼卫河咽喉,因卫河上游源脉众多,四女古镇又有“九河汇流”之名。古镇地居扼要,“千乘旌旗分羽卫,九河春色护楼船”,千年以来商贾云集,历代设官署督理漕运、盐铁、商税。

自明代始,恩县一直在四女寺设左衙,即县令驻节县城,而县丞常驻四女寺,并在此专门另设一位主簿,专司钱粮财税,600 年来已成通例,形成全国罕有的“一县两治”,故有“恩县衙门在寺上”之说。

与四女寺的传说和繁华相比,四女寺的水利建设历史更为久远。上古时,大禹导河鬲津于此。北宋时,于此处建分水墩堰,掘减河以泄御河积涝东流入海。元代,四女寺久负水旱码头之名,四女寺减河首端即建有分水设施。明代,分水处修建起更加完善的青石闸等水工建筑,与人工“做弯”的运河河道、“束水攻沙”的堤防相配合,形成了卫漕之上一处蓄泄得宜、水旱从人的“北方都江堰”。

清代以后,减河淤堵,冀鲁边界一带长年水旱无常。1957 年,地方政府组织人力,历时一年,在明清减水坝址基础上修建起四女寺水利枢纽工程。1972 年,国家对四女寺水利枢纽进行了改、扩建,增高水工建筑,提高上游水位,不仅保证了上游用水的需要,更提高了洪汛季节的调蓄容积;新辟岔河以分泄减河洪涝,二河过德州后重新合流,并称漳卫新河。该工程是漳卫南运河中下游的主要控制性水利工程,将卫运河分为南运河、减河、岔河三流,大大削减了德州城区和京沪铁路西侧面临的洪涝压力。水利枢纽坝、闸结合的工程形式延续了明代水工设计的科学性,节制闸、进洪闸、船闸巧妙结合,充分发挥了工程在防洪、运输、供水等多个方面的效益。

随着四女寺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和完善,漳卫南运河几无洪涝,四女寺下游的德州城区及以东各市县再无水旱之虞。作为先人千余年治水经验凝结的精华,“北方都江堰”成为大运河历史的“续写篇章”, 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近年来,四女寺枢纽管理局以“恢复漳卫南运河水生态环境,当好河流代言人”为己任,围绕中心工作,加强了生态文明建设、运河文化建设和枢纽周边环境建设。如今,四女寺水利枢纽不仅是一个水利工程,也成为南运河上一个风光如画的景区,更是德州人民水利智慧的标志与象征。

南坦观河

千百年来,滚滚黄河就像一支巨笔,绘就了一幅幅气势磅礴的人间美景,而它在山东大地上最为险绝的一笔,就留在了德州市齐河县南坦。南坦位于老齐河县城南(今祝阿镇境内)黄河急转弯处,是黄河防汛时重点防守的危险地段,竖有“南坦险工”标志。

清代以前,齐河县无黄河而有大清河,大清河为济水故道。康熙帝曾多次南巡至此驻跸,留下了《渡济水》《三渡齐河》两首诗作。清咸丰五年(1855 年),黄河在河南兰阳(今兰考)铜瓦厢决口,一夜之间,黄水北泻,殃及豫、鲁、直三省,“七月黄水来,自大清河涌出,平地水深丈余,村庄漂没甚多”,自此,黄河夺大清河河道入渤海,形成今日所见的黄河山东段河道。

自铜瓦厢决口以来,齐河县境内南坦以下20 余千米的黄河河道就成为一处险工,尤以两岸堤距小,弯道急,河水中心流速快,冲击力大而著称,最窄处仅465 米,犹如人之咽喉,故这20 余千米河段被称为“黄河咽喉”。

南坦险工在历史上遇洪阻水,遇凌阻冰,百余年来齐河民间素有“开了豆腐窝,华北剩不多”“凌汛决口,河官无罪”之说。

1949 年黄河秋汛,阴雨连绵,风雨交加,风吹浪急,一时黄浪击坝,水溅堤顶,滚滚黄水如万马奔腾携风带雨从西向东狼嚎般呼啸而来,惊心动魄。当时,河水流量超过6000 立方米/ 秒的时间近40 天,南坦堤坝背面全部渗水,险情不断,全线告急。德州沿黄地区干部群众响应党的“一切为了黄河不决口,全民动员,全力以赴,有人出人,有料献料”的号召,众志成城,在临邑、商河、济阳等县人民的支援下,昼夜奋战40 天,终于战胜洪水,在治河工地上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

南坦之险,除了夏秋洪涝,还有冬春凌汛。每年春暖冰融之时,黄河咽喉也进入危险的凌汛时期。清末小说家刘鹗36 岁那年到齐河,因黄河冰凌阻挠不能过河,住宿在老齐河县城,盘桓多日,写下了“黄河看凌”的神来之笔:“步到河堤上看,见那黄河从西南上下来,到此却正是个湾子,过此便向正东去了,河面不甚宽,两岸相距不到二里。若以此刻河水而论,也不过百把丈宽的光景,只是面前的冰,插得重重叠叠,高出水面有七八寸厚。再往上游走了一二百步,只见那上流的冰,还一块一块地漫漫价来,到此地被前头的拦住,走不动就站住了……”

1970 年1 月下旬,齐河一带的黄河河面封冻长度达到70 千米,冰层厚40 厘米,受一股暖气流影响,河面开始解冻,凌洪以每小时10至20 千米的速度下泄;南坦河段冰坝绵延近15 千米,厚达2 至3 米,最厚处竟超过8 米,冰块相插,层层叠叠,奔腾呼啸的黄河水推着山一样的冰块,形成一道道的冰墙,“咯吱咯吱”地嘶叫着排山倒海般从西边压过来,满河的冰凌又使得河水猛涨,猛涨的河水反过来又推着冰块撞向大堤,岸边的大树像草一样被齐齐割断;狭窄的“咽喉”河段内塞了近3000 万立方米的冰凌,肆虐的河水和狰狞的冰凌猛力挤压黄河堤坝,坝身频现渗水、裂缝、塌陷等险情,万分紧急。为保安全,黄河水利委员会命令上游三门峡关闸拦水,齐河县组织近万余人驻堤防守,并转移群众。其后,飞机、大炮一起出动,炸冰破凌,数日后险情才得以解除。此次凌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齐河最重的一次凌害。为防汛防凌,黄河北岸齐河滞洪区工程(北展宽工程)于1971 年开始建设,用以在洪水达到一定标准时泄洪。堤工全长37.78千米,北展宽区总面积106 平方千米,库容量达4 亿立方米。齐河县城也因此从老齐河城搬迁至现在的晏城镇。

在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下,齐河人民几十年如一日修治河道:将黄河主河槽两岸全部用石头加固,“束水攻沙”,引导河水沿主河道流动深刷;对堤坝进行大规模绿化、加固、平整……齐河人民还充分借鉴了明代河臣潘季驯治河固堤的经验,以河泥养坝,将搅动的黄河泥水通过设备吸到大坝背面,再用沉淀的黄河泥沙来巩固坝址。施工建设中,齐河的水利建设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仅靠一部电焊机、两个氧气瓶和几把大锤,自主研制成功全国第一艘黄河吸泥船,并命名为“红心一号”。这艘32 吨的钢壳机动吸泥船能够搅动黄河水底泥沙,使局部水域的含沙量达到每立方米152 千克,最高可达350 千克,大大提高了吸泥固坝的效率。这种吸泥船得到当时的水电部的推广并获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现南坦河堤上就建有一处以“红心”命名的广场以志纪念。

时光荏苒,今天当人们站在“黄河咽喉”坝顶,慨叹“逝者如斯”时,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德水安澜”之梦想早已实现,黄水狰狞的一面已渐行渐远,只存于人们的记忆当中。北展宽滞洪区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今已建成为黄河水利风景区。南坦黄河蜿蜒曲折,“二级悬河”天下奇观,“水上长城”堤坝巍峨,开河奇观闻名遐迩。南坦已成为观赏黄河风采的绝佳去处。

苏禄王墓

在德州老城北部的北营村坐落着一座苏禄王墓,墓主是明永乐十五年(1417 年)病殒于中国的南洋古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叭答剌,这座陵墓是中国境内仅有的两座外国君主陵墓之一(另一座是位于南京的渤泥国王墓),也是我国唯一的驻有守陵外国王室后裔的藩邦王陵,是中国与东南亚人民传统友谊的见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禄国是古代东南亚的一个国家,版图囊括今天菲律宾共和国南部的巴西兰省、苏禄省和塔威塔威省地区,其国千岛星布,地近赤道,终年湿热多雨;海岸多悬崖峭壁,山深田瘠,不利稼穑;各岛之间多浅海、珊瑚礁,以出产珍珠和海龟而闻名于世;其民素善潜水捕捞,常以海中珍奇与外商贸易,是著名的海上民族。

宋元之前,苏禄和中国已有贸易。元以后,苏禄和中国的贸易交往更为频繁,中国向苏禄输出陶瓷、绫绢、绸缎、铁器和纸伞等手工业品,苏禄则向中国出口珍珠、黄蜡、棉花、玳瑁和香料等土产珍奇。《明史》中称苏禄人“以珠与华人交易,大者利数十倍。商舶将返,辄留数人为质,冀其再来”。又据成书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 年)的张燮的《东西洋考》载,中国“舟至彼中,将货尽数取去,夷人携入彼国深处售之,或别贩旁国,归乃以夷货偿我”。这些史料说明,明朝时两国贸易已经在其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以至于有了文献中所说的苏禄人在中国商人将要启程返回时留下几个人质,以“迫使”中国商人下次继续前来贸易的“极端贸易手段”。

除了民间贸易,中国和苏禄两国政府之间也有比较频繁的接触。明朝政府与外洋各国的官方交流实行“厚往薄来”的方针,即回赠给客人的礼品要成倍多于其贡品,因此深受外洋诸国的欢迎。永乐十五年(1417年),苏禄国王访华,把中国与苏禄的友好关系推向新的高潮,为世界外交史增添了一段千古佳话。

永乐十五年(1417 年),苏禄东王率西、峒两王连同眷属、随从340 多人,从福建泉州登岸,可谓“空国来归,鳞次阙下”。明成祖对苏禄王“航涨海、泛鲸波,不惮数万里之遥”深为钦佩,谕沿途地方官员隆重接待,并派专使到应天府龙江驿,为东王一行接风洗尘。之后东王一行再由总兵太监郑和陪同,沿京杭大运河至北平行在(今北京)。使团到达德州时,正赶上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当地官员按照中国礼俗在德州馆驿陪同东王一行度过了中秋节。使团到达北平行在之后,明成祖在奉天殿(今故宫太和殿)款待苏禄国王一行。据《明史》载,苏禄王向明成祖“进金缕表文,献珍珠、宝石、玳瑁诸物”,请受章服。成祖以宾礼隆重接待,“赐印诰、袭衣、冠带及鞍马、仪仗器物”。三王辞归时,朱棣又“各赐玉带一,黄金百,白金二千,罗锦文绮二百,帛三百,钞万锭,钱二千缗,金绣蟒龙、麒麟衣各一”,并“优加赐赉,遣官护归”。

使团行至德州以北的安陵镇时,东王突患急症,不幸薨逝。讣告到京,明成祖深为哀悼,谥曰:“恭定”。成祖亲自撰写悼文,肯定了东王的历史功绩,称其“贤德芳名,流播后世,与天地相为悠久,虽死犹生”,并对东王的逝世表达了“不胜痛悼”之情,为其在德州建陵,派礼部郎中陈世启赴德州以王礼隆重安葬东王。东王陵墓正殿五楹,奉其画像,东西配殿各三楹,御制碑亭一座,仪门一间,大门三间,牌楼一座,翁仲、石马、石羊等同藩王品秩。

明成祖又封东王长子为苏禄东王,谕其随西、峒王一起回国承继王位,并准东王妃葛木宁、次子温哈剌、三子安都鲁及侍从陪臣等10 人留居中国守墓。明朝依礼制将这些客居中国的苏禄人视为“国宾”,赐祭田238 顷,永不起科,此赐田直到清代仍予以保留;国宾可按人口从德州常丰仓领取廪粮、布、钞等为生。明朝还为王墓安置坟户,考虑到苏禄人的伊斯兰教信仰,朝廷专门自济南迁来夏、马、陈三户回民,优免其差役,令其傍墓而居,耕种祭田,办理祭祀事宜,供国宾使役。国宾后人居华日久,“与回民互为婚姻”,生齿日繁,逐渐以王墓和祠庙为中心发展出一个村落,即今日的北营村。国宾后裔派衍为“安”“温”二姓,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贤能辈出。

民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德州曲艺

【德州杂技】

德州是杂技人才辈出的地方。德州杂技历史悠久,源于古冀州的“蚩尤戏”,又称“大角抵”。《史记》载:“角抵奇戏岁增变,甚盛益兴,自此始。”南朝任昉《述异记》云:“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清光绪《宁津县志》载:“百姓正月十五日作角抵戏……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装,充街塞陌,竞此一时。”

德州杂技以宁津为最,宁津文承齐鲁,风熏燕赵,杂技艺术传承悠久,素有“杂技之乡”的美誉,又因其地与另一个杂技之乡河北省吴桥县交界,两地杂技艺术一脉相承、并驾齐驱。德州杂技源于古冀州的角抵遗风,而运河畔繁华喧嚣数百年的德州城为其传承兴旺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到了明代,德州杂技已形成了行业组织、演艺形态、信仰禁忌、行规流派、技艺传承等十分系统完善的文化体系,逐步完成了从“耍玩艺儿”“打把势”“耍生意”到文化形态的嬗变。清代至民国,德州杂技文化更加系统、完善,杂技活动更加普及活跃,并出现了一大批技艺精湛的杂技艺人和阵容整齐的团体赴国外演出。杂技艺人们以路为家,以艺为田,为稻粱谋而浪迹江湖,故有“宁吴二县(宁津、吴桥两个以杂技闻名的县)、鸡毛变蛋、走南闯北、不捎盘缠”之说,形成了“适农则农,适艺则艺;适分则分,适合则合”的自然、灵活的生存作艺形态。

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德州杂技文化在与乡土文化、江湖文化、运河文化、异域文化的融合中,形成了德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州杂技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专业、民间杂技艺苑双璧,呈空前活跃、繁荣之势。德州杂技人才济济,“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若论耍玩意,人人有一手”,演员遍布各地班团,扩大了德州杂技艺术的影响力。

为加强杂技之乡文化建设,德州市、宁津县大力完善设施、聘请名师。2012 年5 月1 日,宁津县建成康宁湖杂技文化主题公园,打造了继宁津杂技文博馆之外的又一处公益性杂技文化展示平台,向人们展示杂技的历史传承与精妙技艺,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感受杂技艺术的魅力。

杂技的技艺延续和文化传承,为宁津留下了气韵悠长、经久不衰的文脉,使宁津成为名扬中外的“中国民间艺术(杂技)之乡”。2008 年,宁津杂技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德州杂技艺术的旗帜与名片。近年来,德州杂技的传承者秉持“继承、发展、创新”的艺术道路,推出了一批优秀的杂技精品节目,培养了众多优秀杂技人才,在国内外杂技比赛中屡获佳绩。

【一勾勾】

“一勾勾”由明清以来流行于北方地区的花鼓衍化而成,是流行于鲁西北、冀东南地区的地方戏曲。由于其唱腔在每个上、下句结束时,总要以假声颤一下,通常出现七度、八度的大跳,因而被形象地称为“一勾勾”。民间俗谓“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形容一勾勾的唱腔像钩子一样,把人的神魂勾住不放。又因其特有乐器四弦胡琴而被称为“四根弦”或“四音”。清代中叶,临邑一带已有老人们组成的班社带徒传艺。一勾勾演出形式古朴,演员多为民间流散艺人,一般在春冬农闲季节组织演出,演员白天劳动,晚间唱戏,乡人常称之为“锄草班”。2006 年,一勾勾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德州跑驴】

德州跑驴是德州民间传统舞蹈艺术,已有600 多年历史。演员将扎制成形的“驴”挎在身上,给人以骑驴的感觉。演出形式有“单驴”“对驴”和“驴队”,表演时用锣鼓唢呐伴奏。跑驴形象逼真、生动活泼,逢年过节时跑驴上街,滑稽搞笑,增添了喜庆的氛围。

【德平大鞅歌】

德平大鞅歌始于元朝,有别于一般的农村秧歌戏,其源于古战傩,是鼓乐、歌舞、杂技的结合,除了扭、唱之外,又添加了花伞、花灯、阵式演练等内容。近代习武之风日盛,鞅歌中又添加了武场,其气势磅礴、鼓乐催人,是德平当地庆祝重大节日和农业丰收的常见文娱形式。

【运河船工号子】

历史上,运河武城段浅涩难行,牵挽不绝,催生出运河船工号子这一文化载体。打蓬、拉纤、摇橹、撑篙等各种号子声响彻云霄,高亢豪迈,乐谱简练,歌词朴实,旋律上口,信口嚎来山响水应,被船工们世代传唱,形成了“南来北往船如梭,处处欣闻号子歌”的热闹景象。

【马堤吹腔】

马堤吹腔是夏津县白马湖镇马堤村的传统戏曲,其前身是500 年前流传于山东、河南等地的民间戏曲柳子戏,因用笛子、笙、唢呐等吹奏乐器伴奏,故名“吹腔”。马堤吹腔备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村民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将此剧种传承至今,是明清曲艺的“活化石”。

德州工艺

【德州黑陶】

德州黑陶是一种民间无釉黑色陶器,其制造历史可上溯到我国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隋唐时,德州民间生产的陶器工艺精湛,造型美观,色泽鲜明,负有盛名。

德州黑陶采用的原料是运河两岸细加筛选处理的红胶泥,轮制成型,粗犷朴实。陶坯表面用镂空、阴刻、浮雕、画线、压花等工艺手法加以处理,坯体刻花纹饰取材于花鸟鱼虫、松竹梅蝶等自然景物。由于红泥纯、细腻、密度大,加之在造型艺术上别开生面,因而精工制作的器皿表面光滑,色泽协调,利用烧结技术可使陶器晶莹变幻,流金溢彩,轻敲能发金石之声,在阳光照射下,黑中透蓝,犹如黑色金属铸造。

德州黑陶品种繁多,以大卷筒、香炉、大龙瓶、花瓶、樽、仿古卷筒、笔洗、花坛、花罐、台灯、小花瓶、烟具等器型最具代表性。

【古埙】

陶埙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距今已有7000 余年历史。西周时陶埙为乐家所重视,汉代以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清光绪元年(1875年),宁津举人吴浔源偶得古埙,复制出商代五音孔梨形陶埙,又著《埙谱》传世,以阐发古音之秘,古埙吹奏技艺和制作工艺由此重新发扬光大。

【德州剪纸】

德州剪纸距今已有1000 多年的历史,它的形成与岁节时令、妇女服饰装饰乃至祈福禳邪、婚丧嫁娶有关。剪纸工艺采用阴阳结合及单色、套色、点色多种形式,一把剪刀一张纸,信手拈来,世间万物无不入画,将风土人情、飞禽走兽、山水名胜、历史事件、神话传说一一呈现,妙趣横生,情真意切,余韵无穷。

【金丝贴】

金丝贴又称皇冠贴画,系粘贴书画工艺品,采用独特的装裱工艺纯手工精制而成,融国画、美工、布贴、镶嵌、名绣、沥粉贴金等艺术精华于一体。金丝贴艺术风格独特、题材丰富、形式多样,书法大字苍劲有力,虫鱼鸟兽栩栩如生,花卉林木艳彩浓郁,风景人物形象逼真,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

地方特产
德州美食

【德州扒鸡】

德州扒鸡,始于清朝,传于民国,盛于当今,是享誉中外的历史名吃。悠悠三百载,历经十几代扒鸡传人艰辛的经营发展,德州扒鸡已由地方名产成为独树一帜的中华美食,盛名天下,被誉为“神州一奇”“中华第一鸡”。

所谓“扒”,是鲁菜的一种细致烹调技法,即将菜肴摆成一定的形状,先用武火烹熟,再以文火煨透。德州扒鸡继承和发扬鲁菜传统技艺,色、香、味、形均有独到之处。其外形美观,色泽金黄,肉质鲜嫩松软,五香佳味俱全;趁热一抖,即可脱骨,但扒鸡仍成块状,不出丝形,且香气透骨,香而不腻。因配料科学,扒鸡不仅风味独特,而且营养丰富。由于配料中有多种名贵中药,德州扒鸡又具有开胃、健肾、通络等功效。

德州扒鸡的起源与古代德州的运河经济有关。元明以降,漕运繁忙,德州经济繁荣,商贾云集,“南来北往客如云,饭馆客栈多如林”,挎篮叫卖烧鸡的小贩经常出现在运河码头、水旱驿站和市肆官衙附近,叫卖烧鸡者众多,开门面设店铺者也屡见不鲜。这种烧鸡形态侧卧,色红味香,肉嫩可口,就是后来扒鸡的原型。

相传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 年),在德州城西门外大街有一个叫贾健才的烧鸡艺人,他经营着一间烧鸡铺。有一天,贾掌柜有急事外出,出门前嘱咐小伙计压好火。哪知道贾掌柜前脚走,小伙计后脚就在锅灶前睡着了,一觉醒来,发现已经煮过了火。正在束手无策时,贾掌柜回来了,他只好试着把鸡捞出来拿到店面上去卖。没想到鸡香诱人,很多过路行人纷纷购买。这烧鸡肉烂味美,鲜香透骨。事后贾掌柜潜心研究,不断改进技艺,进而总结出了扒鸡的原始做法,即大火煮,小火焖,用如今的说法就是先武后文、武文有序的“扒”。贾家烧鸡出名后,老主顾建议给烧鸡起个新名字,贾掌柜便用荷叶包起两只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鸡,请马家溜口街的马秀才品鸡起名。马秀才尝了尝鸡,问了做法,顺口吟出:“热中一抖骨肉分,异香扑鼻竟袭人。惹得老夫伸五指,入口齿馨长留津。”诗成吟罢,脱口而出:“好一个‘五香脱骨扒鸡’呀!”德州扒鸡,自此得名。贾健才于第二年把扒鸡提到元宵灯会上去卖,名声大噪。从此,德州城出现了烧鸡、扒鸡同产同销的局面,延续了若干年。

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康熙帝南巡驻跸德州,下榻于少时老师田雯老先生的山姜书屋,品尝到了德州五香脱骨扒鸡,龙颜大悦。从那时起,德州扒鸡开始作为贡品进入宫廷。乾隆年间,德州扒鸡传人被召进皇宫御膳房,德州扒鸡载入皇家食谱,自此名扬天下。

进入20 世纪,津浦、石德两条铁路的全线通车,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经过德州并品尝这里的扒鸡,扒鸡业进入了鼎盛时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此时,扒鸡店铺大多集中于火车站广场前,出现了铺靠铺、摊连摊的景象;从街上走过,香气扑鼻,引人垂涎。由于多家扒鸡铺互相竞争,扒鸡制作技术得以不断改进,扒鸡传人积累了丰富经验,扒鸡质量越做越好,名声愈传愈广,博得了广大食客的高度赞誉。

2005 年,德州扒鸡被评为“中华老字号”。2014 年,德州扒鸡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6 年底,德州扒鸡走出国门, 在荷兰举办了扒鸡品鉴会, 这标志着德州扒鸡正式进军国际市场,是“德州扒鸡”这一民族品牌为实现国际化战略迈出的历史性一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德州扒鸡的传承者紧跟时代前行步伐,不断革新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正努力在传承与创新中把“德州扒鸡”老字号牌匾擦得更亮,让“德州扒鸡”这张德州名片继续书写新的历史传奇。

【德州十大碗】

十大碗包括黄焖鸡、黄焖鱼、芥菜肉、肘子、红丸子、洋粉、高丽肉(五花肉先煮再挂面糊炸)、甜饭、炒肉、白菜海米汤十种特色菜肴。根据口味和材料,有时也以虎皮鸡蛋、汆丸子等代替其中部分菜肴。

吃十大碗,曾是德州人最隆重的待客方式,只有在婚丧嫁娶等大事上才可遇到。旧时乡间宴乐,整条街摆几十张桌,一轮宾客吃完,下一轮接着吃,每逢这样的大席,十大碗都是压轴菜,“不上十大碗,酒席不算完”。

“十大碗”不重油、不重色、不重味,每道菜都丰满、细腻、浓厚,集中体现了德州人的生活方式和人文精神。

【又一村包子】

又一村包子是德州的传统名吃,创制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 年),与济南的“草包”、天津的“狗不理”包子齐名,成为津浦铁路沿线上的“三大名包”。其包子用半发面为皮,在三分肥、七分瘦的猪肉馅内放入小磨香油、精制酱油、葱、姜、高汤等十余种作料,调成水馅,制成灌汤的包子,出笼后,犹如雾中秋菊,含苞待放,香气袭人。

【宋楼火烧】

宋楼火烧为夏津县特色传统名吃,系用上等面粉加适量黄豆面为原料制成。每个火烧折六层,层层刷涂香油,经锅烙火烤而膨为灯笼形,香酥可口,每只重量仅七钱,故又名“灯笼火烧”“风筝火烧”。开水冲泡后滑腻可口,易于消化。若切成细丝加精肉或鸡蛋焖烩,柔软松散,别具风味。

【保店驴肉】

宁津保店驴肉是按传统方法制作的熟驴肉,为山东经典传统名吃,始创于清嘉庆年间,已有近200 年历史。其特点是肉质鲜美、细嫩爽口、瘦而不柴、肥而不腻、烂而不散、软而不黏、咸淡适口、香味浓郁。

【武城旋饼】

旋饼是武城传统名吃,制作历史悠久。武城旋饼大如盘、厚如指,色泽黄褐油亮,皮油酥焦脆,馅松软鲜嫩,焦而不糊,嫩而不生,肉肥而不腻,面厚而不黏,入口后有焦香、清香、芝麻香充塞唇齿间。

【羊肠子】

德州羊肠子已有近百年历史,其制作方法是:将纯净羊血调和上等淀粉、小磨香油、姜汁、胡椒粉等佐料而成粥状,灌入新鲜羊肠衣内,煮熟晾之备用;出售时,将熟羊肠放进羊骨熬制的老汤内加热,切成小段放在碗内,加上胡椒粉、香菜末即可。羊肠子入口浓烫香嫩而无膻,柔韧糯烂而不散,令人食之而后快, 并具有健脾开胃、通窍散寒之功效。

【签子馒头】

签子馒头是平原县传统特色面制食品,相传距今已有500 多年历史。其原料选用优质白面和以适量嫩酵面,用特制木棍反复挤压后制成中间粗、两端尖细的形状,放在热炕头上发酵约30 分钟,然后插入带竹签的蒸笼内,上笼后急火蒸半小时即可食用。蒸熟后的签子馒头白如玉帛、柔韧有劲、对折不弯、香甜可口。